穿成六零反派妈妈[穿书] 第10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看人家太奶奶家,三个曾孙,两个考上大学,一个当了兵,个个都有出息。看东升,是当年的老大学,现在都做到副县长了,听说苏家的那个女婿也是大学生,现在当了县长。再看看明亮,人家当了兵,都当团长了,当团长了还要考大学,他们直接考军校不就更好?苏芝一个女娃,都能考军校当女兵,听说以后出来就是女军官了,这得多光宗耀祖的大事啊?
  想来想去,心头热的不行,再也呆不住,赶紧回家训儿子孙子去了,督促他们读书。
  当天晚上,东升夫妻并没有回来,苏然夫妻也没有回来,他们并不知道苏芝已经从学校回来了。他们是直到周末回家的时候,才知道小妹回来了。
  最近东升和杜安国很忙,忙得几乎脑袋都削尖了。最近政策上变动很大,知青要返城,工作要安排,城里突然多出来很多的待业青年,如果不好好地把他们安顿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出事。
  东升是管经济的,平安县的经济也要抓上去。最近上面有政策与指示,需要搞经济,不能再这样不把经济当回事了。忙得一团乱,等到他们稍微有点点空,才发现小妹早就已经放假了。
  “大哥,姐夫,你们是不是为了返城的知青烦恼啊?”
  “能不烦恼吗?城里多了将近几百个知青都没有工作,怎么安排,如何安排才不会让他们生出情绪,这都是难题啊。”杜安国忧愁的说。
  如果是几十个知青还好,无论如何都要把他们安排下来,但是多的却是几百个知青,个个都在等着政府给予安排工作,这怎么安排?
  “是啊,各行各业,现在都成饱和状态,很不好弄。”东升也头疼,“而且上面有指示,要抓经济,可是怎么抓?”
  苏芝说:“我在渝城也看到了更多的知青返城,但是他们就没怎么闹出事来。”
  东升和杜安国一听,眼睛一亮:“小妹,那边是怎么处理的?”
  苏芝想起了前世看到的报道,解释了出来:“返城的知青不就是想要上班吗?但是各行各业哪怕再缺人,也无法一下子安排这么多人。那天我和同学在渝城逛街买东西,就遇到了一个知青在倒卖东西。当时我还好奇地问他,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不犯法?那个知青说了,现在国家鼓励创业,鼓励知青发展个体经济。邓公可是说了,改革要开放,就要百花齐话。这不但解决了知青的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当地的经济问题。”
  苏芝的话,让两个大领导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两人都是大干部,又怎么可能不明白苏芝说的呢?这个上面已经有政策了,不是他们自己开的先河,也不会违反政策,反而是对政策的执行,肯定也是出不了事的。
  “不过这个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私有经济和国有集体经济的冲突。如何处理好是一个难题,我在火车上就听说了魔都那边开了私营饭店,结果老板被抓的事情。”
  东升当然明白苏芝的意思,他其实是想要试试这个方案,但是又怕这种决策会昙花一现,最后政策又变了。
  “其实就看大哥和姐夫的胆子大不大了。如果处理得好,这可都是政绩啊,但如果胆子小,一有国有经济的人检举,就匆忙将私有经济下线,那就搞不起来。”
  东升说:“我知道你的意思,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只要能解决知青问题,能解决经济问题,我决定试试。姐夫,你怎么想?”
  杜安国向来都知道东升的胆子很大,是个能干大事的人。苏家的小女儿苏芝也不是个等闲之人,人家对象可是大首长的孙子,只怕是得到了什么消息了,这是透露给他们听了。什么渝城发生的事情,那只不过是人家的借口而已。
  他一拍大腿:“东升,姐夫支持你这么干!”
  “可是书记那……”有身为县长的杜安国支持,东升放了一半的心,只是县委书记那里,他有点儿难听。
  他们这个吴书记,可是个传统的撑权者,做事情都是一脚一个脚印,落实准确了才会去干。他真的会支持自己这么干吗?
  但不管怎样,为了平安县的经济,为了解决知青的就业问题,他也拼了。大不了,最后责任他来承担,但如果这件事情最后成功了呢?那可真的是好事。
  “大哥,姐夫,你们放心地去干吧,当先驱者,才能够在政绩上有所作为。当你们为这次的改革作出了成绩,那么国家不会忘记你们的。”
  太奶奶说:“你们听芝芝的没错,太婆也觉得这个方案可行。既然这是大首长做出的决策,你们就去执行,错不了。紧跟着国家的脚步,跟着首长们的决策走,不会出大事的。
  听了太奶奶的话,两人心头热得很,再也呆不住,当天吃完晚饭就回了县城,为后面政策的施行,而做着方案。
  但是这个方案,却遭到了当时的县委书记吴书记的反对。他的理由很简单,这事还得再观察观察,看看燕京魔都那边的反响程度如何,稳妥行事,才不会有大错。
  杜安国将上面的文件拍在吴书记的面前:“这可是大首长的意思,难道还能错得了?吴书记是不相信大首长,还是不相信这个决策会一直施行下去?
  一句话,把吴书记吓得够呛。他怎么可能敢不相信大首长的决策?借他十个胆也不敢啊!
  “既然相信,那就坚定不移地执行。反正我是坚定不移地坚决执行组织的决策。”杜安国下了决定。
  很快,平安县兴起了一股私有经济风,大量的知青被告知,可以发展个体经济,所有的个体户都有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
  就在知青们迟疑的时候,县长和副县长的家属首先做起了这个体户。因为这两位领导的家属为他们趟了路,后面跟着一起下海的人越来越多。
  此时,魔都第一家的私营饭店的老板被抓了,消息传到了平安县,私有经济就此遭到了以吴书记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来了,让苏芝在家过几天安生日子,等到春节一过,那可就要上战场了。
  红包等我电脑开锁之后给你们发哈。
  第130章
  这一切, 苏芝听说的时候,已经是过去好几天了。平安县私有经济被迫停止,东升想要搞的一切动作,全部被停止了。如果他要接着搞这个私有经济, 除非是顶着一切压力前进才行。
  但是这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能够不顾一切实行下去, 都是在平安县有一定根基的。东升在平安的根基还算牢,又有姐夫杜安国支持着他, 自然是不怕的。但是吴书记那里却怎么也不肯答应他实行这个策略, 人家就是胆小, 觉得这事并不是那么可靠, 魔都那边都有人抓了, 他们这边还远吗?到时候出事的也就是他们这些当权者了。
  所以,不管怎么说,这个方案都是不能执行的。
  书记那里得不到同意, 那么这些事情就不好办了,官大一级压死人。
  “哥,改革总是困难的,迎难而上, 总会有解决的办法。既然上面大首长做出了这个决策, 那么肯定有他的作用, 咱得响应啊。挺出去就是胜利,哥,你和姐夫好好配合, 将来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东升有些沮丧:“可是县里最高掌权不同意,这事不好办啊。书记不同意,有些方案不好执行啊。”
  “哥,有时候新的政策,就是被很多人反对的,既然这个决策是上面制定的,凭什么你就要放弃?魔者那个事件,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水落石出,而且人家被抓的理由也不是搞私有经济。明显是因为国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发生的冲突,当这种冲突最后被完美解决的时候,那么也就是两个经济相互存在的时候了。到那个时候,哥你再去实行,是不是被人抢了先机了?所有的政绩也就是别人的了,哪还有你什么事?”
  东升先是迷茫沮丧,接着慢慢地冷静了下来,坐在那里思考了许久,终于抬起了头:“我知道怎么做了。这件事情,我不会半途而废的,我会坚持地搞下去。”
  东升心中的热火再次被点燃,不管谁反对都没有用。县里的主要领导人,姐夫那边的都支持着他,书记那边支持的人明显没有他们这边多。少数服从多数,这件事情就好办了。
  当日,东升就跟杜安国展开了讨论。他们如何进行新政策的推行,不关苏芝的事情,她现在却在收拾着行李,又准备出远门了。
  就在前两天,她收到了师父姚老发来的电报,让她去燕京。刚回家没两天,又要走,她是舍不得的,但是师父一个人在燕京也是可怜。就如太奶奶说的,师父没有家人,就剩下他们几个徒弟了,她应该要孝顺。
  姚老一生都没有儿女,妻子早在战争时期就已经去世,他没有再娶,无儿无女的他只有他们几个徒弟了,他们如果不孝顺他,还有谁惦记他?她原本就打算在家里呆几天,就去燕京陪师父的,正好跟师父学习中医,还有师父布置下来的作业也要完成。他老人家可是说过,等她放假回家,他要考核的。
  苏芝已经做好了打算,现在过去燕京陪陪老人,等到快过年的时候再回苏家,陪家人过年。
  “芝芝啊,把这些带去给你师父,她就喜欢吃家里的腊肉。”林惠玉将好几斤的肌肉装好。
  太奶奶说:“带些酒去,你师父喜欢喝家里酿的酒。”
  苏芝默默地收拾着东西,“够了,太多也拿不了。”
  “芝芝啊,干脆叫你师父来家里过年算了,他一个人在燕京也可怜,在这过年也热闹点。”苏奶奶说。
  苏芝想了下,这个提议确实不错。师父一个人在燕京确实很冷清,师兄也有自己的家庭,肯定陪不了他老人家过年,不如回苏家村来,这里人多热闹。要不是师父现在还有工作,不能马上放下工作来平安县,也就不用等到过年再回来了。
  “嗯,我跟师父他说说,如果他愿意过来,我就跟他一块回苏家村。”
  太奶奶说:“来苏家村也好,大家一起过年热闹,一大家子过年,才有年味。”
  很快,苏芝就收拾了行李,苏耀宗送她去了隆平市。
  去燕京相对容易多了,火车也多,速度也快,只是一天后,她就到了燕京。在出站口,她看到了在站口的姚老,老人的头发又白了许多,在寒风中有种沧桑的感觉。
  “师父。”苏芝喊着,提着东西跑了过去。
  “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姚老见她提着东西很吃力的样子,急忙拿过来。
  “都是一些家里自己做的,家里说给师父带些过来,您爱吃。”苏芝说,“师父,那些重,还是我提一些吧。”
  姚老提着却并不吃力,他说:“累坏了吧?饿了没?师父带你去吃饭。”
  姚老的车子就停在车站外面广场上,开车的是一个小伙子,二十来岁,穿着军装。他见到他们出来,急忙跑了过去:“首长,我来吧。”
  姚老倒也不客气,将东西交给了他。那小伙子将东西放到了后备厢里,接着为姚老和苏芝打开了后座的车门, “首长,我们现在去哪里?”
  “去美珍味。”姚老吩咐完,又对苏芝说,“美珍味是一家新开的私人菜馆,味道相当的不错,是大首长亲笔提的店名。”
  苏芝眼睛一亮,这算是燕京这边的第一家私人菜馆吗?大首长指示的第一家?
  “如今改革开放,大首长也说了,要发展经济建设,将我们国家的经济搞上去,所以批准了一批私营的企业,这美珍味就是其中之一。这美珍味的老板,是前御厨的后代,做得一手的好菜,味道真宗。”
  说得苏芝流下了口水,前朝御厨后代,那厨艺肯定是杠杠的,这如何不让她嘴馋?是不是会满汉全席?等哪天有钱了,过来吃吃这满汉全席,她一直都在前世听说这个名字,却一直没有尝过。
  “师父,现在真的可以办私人企业了?”苏芝想到了平安县现在的状况,东升那挠破头的难题。
  姚老说:“大首长现在提倡这个,他说要发展国家的经济,国家太穷了,百姓太苦了,他要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
  苏芝点点头,大首长的决策确实好,让私人的企业发展起来,让百姓一同参与建设经济,经济就动了起来,人民的日子就能好起来了。
  “我哥也想为百姓做事情,也想让知青自己做生意办个体户,这样知青就能自己解决就业问题了,能减轻政府和组织的压力。但是这个决定,是却被县委紧急叫停,说这个不合法,可把我大哥愁死了。”苏芝无意间念叨。
  姚老说:“让知青自己解决就业问题,这不是挺好吗?县委为什么要阻止?”
  “因为魔都那边的私营饭店被关了,老板被抓了,县委就怕了,怕政策有什么变动,影响到某些人的官位,所以紧急叫停了。”
  “这不是胡闹吗?国家都定了策略,让大力发展经济,县委这么阻止,这是跟国家的政策对着干。”
  苏芝没有说话,但是心里却是明白为什么县委那些人要阻止的原因,同时也能够理解县委那些保守派的心思。国家刚刚从苦难中挣扎出来,终于迎来了一丝黎明,就怕这种发展私有经济的政策会变,以最保守的方式来做,总不会错。
  也不是谁都有胆子发展私有经济的,毕竟这是第一次吃螃蟹,总是需要有所付出。胆子不大,那么只能保守着做事,自然经济也就无法像其他胆大的那样光速发展。她记得八十九十年代,真正赚钱的都是那些没有工作,没办法迫不得已走上个体经济的那些人。还有那些投机倒把的人,把一些东西倒来倒去,出现的大批万元户。那些有正式工作的人,又有谁敢去干这些事情?
  所以,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她当初劝大哥和姐夫发展私有经济,就是因为看准了这一条,做那个先吃螃蟹的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只要胆子大,遍地是黄金,黄金不捡才是傻瓜。她是希望两位亲人能够做出一番政绩,说不定能够在这次的政策中更上一层楼。
  现在听到了连燕京都开了私人饭店,而且还是大首长亲自指示的,这还能错得了?只怕这个消息也会马上传到下面去,会有更多的人胆子大了起来,说不定能为大哥和姐夫的政绩助一臂之力。
  很快,他们的车子就开进了一个大巷子,再往里就开不进去了。
  燕京多弄巷,很多巷子车子并不能入内,需要走进去。而美珍味就是开在古城区四合院那里的弄堂里面,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这是大首长亲自指示的菜馆。
  他们下了车,慢慢地往里走。
  苏芝一脸的好奇,前世她也来过燕京,那个时候是为了上学,可以说在燕京呆了四年,哪个巷子没有穿过?这里的一切,还跟她前世里看到的差不多,老城区变化不大,里面的四合院也几乎没有动过,最多就是修缮。
  这里的四合院如果买上一套,那以后真的是发了,那可都是钱啊。
  苏芝心里想着,已经到了美珍味的门前。美珍味是在一个四合院内,并不是那种上三层下三层的大酒楼,看着很古朴,很有那种前朝的味道。
  美珍味的匾额上的三个字,写得大气而流畅,一看就是大家所写,师父说这是大首长亲自写的。苏芝想:大首长的书法真好,写得真吸引人。
  “姚老你来了?包厢已经给你准备好了,几位?”迎宾显然是认识姚老的,将他们迎了进去。
  迎宾是个年轻男子,穿着唐装,长得眉清目秀的,很美眼。
  “就两位,你们老板在吗?”
  “老板在厨房试菜。”
  很快,他们就到了预订的那个包厢,是在西厢房的16号房。房间的摆设,都以古朴著称,有点儿前朝风,走进房间就好像走进了宫廷内院。苏芝想:这个老板胆子可真大,在现在这个时候,竟然敢这样大胆地布置装修,国家刚结束大革命,就不怕被破四旧的罪名抓起来?又一想,这个菜馆是大首长亲自指示的,自然就不怕了。
  姚老将菜单交给她:“芝芝,喜欢吃什么就点什么,别给师父省钱。”
  菜单全部是用书法写成的,那种小楷,很有一种古风的感觉。她拿了过来,果然就没给师父省钱,点了不少姚老爱吃的菜。
  “你怎么尽点我爱吃的?你应该点你爱吃的。”姚老看出来,徒弟这是孝顺他呢,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可比吃了蜜糖还甜。
  “师父,我不挑食,什么都能吃,师父爱吃的就是我爱吃的。”苏芝也不全是拍马屁,她确实不挑食,什么都吃。
  姚老心里更舒服了,这个关门弟子没白收的,真是比亲闺女还贴心,果然是贴心小棉袄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