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节
两年之后,瓦剌与大明的关系如何,兵部也不敢下定论,在情况没有明朗之前,没有人愿意用一纸盟约束缚住手脚。
虽是如此,把秃孛罗还是听到了大明朝廷的表态,摸清楚了大明主战派的想法,那就是支持瓦剌收拾鞑靼。
不管大明愿不愿意给瓦剌提供武器、后勤、物资等支持,把秃孛罗都很满意,至少说明了一点,大明忙着建造国内,重振丝绸之路,没心思管草原的事,哪怕是瓦剌东征鞑靼,收拾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大明至少不会抄了瓦剌的老家。
这是瓦剌的外交,也是大明的外交,决定的却是鞑靼的命运……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洋外交,孔子学院
往年十二月,衙署多封印,只留三五官员值守。可建文九年的十二月,京师衙署均没有封印,各部院官员全员值守,一如往日。
无他,朝廷大外交绝非是建文皇帝一个人的外交,而是大明官员、商人、百姓的外交。
礼部官员可以向各国使臣介绍大明的礼仪、衣裳、规制与祭祀,可以引导使臣带队参观国子监,了解大明的文教、先进技术。
工部官员可以向各国使臣展示制造工艺,鲁班锁更是成为了一种国礼,送给了各国使臣,雕刻技艺、锻造技艺、铸造技艺等,也开放给了众人观览。
兵部官员负责讲解大明的征战历史,说清楚来龙去脉,比如琉球三国为啥没了,帖木儿为啥会失败,渤泥岛为啥会成为大明的地盘,这样做对各国的好处是什么,威胁,不,不存在,大家都是一家人,大明在南洋八九年了,欺负过你们没,没有吧。
各国使臣还向吏部取经,吸取大明先进的考核机制,了解国家官员治理、地方监察的制度,回去之后也好打造一套体系,强化国王对国内的控制。
刑部大牢也迎接了一批使臣,想要看看大明的律法,甚至有几个大胆去了一趟地牢,观察学习了下大明的刑具,还打算进口一些枷锁镣铐,老家总用绳子也不是个事。
令人意外的是,户部竟然是南洋诸国最青睐的地方,几位国王扎堆在户部,命令随行官员学习大明户部的运作。
受大明远航贸易拉动,南洋诸国受益巨大,在海利驱动下,自然而然加入到了贸易之中。但如何让海利最大化,如何管理航海贸易,如何征收商税,这些对于落后的南洋诸国而言,没有完整的制度。
学习制度,做好商贸管理,成为了南洋诸国必须考虑的事。
夏元吉不失时机地劝说南洋诸位国王与王子,应选择适合大船停泊之地,开设港口,打造仓库,集中管理,减少走私,顺带还将大明需要的各类货物清单拿了出来,各位回家刨刨地,转转山,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大明商人青睐啊。
什么,没力量打造大型港口,这没关系,大明可以帮你们修,倒日后这港口的税收里面,大明可是要占百分之二十,这不过分吧?
我们出人、出材料,出技术,你们白得一座大港口,事成之后,大明享受一点飘红利,合情合理,双赢啊。
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合作方式,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当即答应下来,与大明户部、工部、水师都督府签署了《大明与占城开发商贸港口》的文书。
文书中规定,港口所有权归属所在国家王室,为商贸性质,大明水师在没有得到允许之下,不进驻港口。
这一条的存在,让占城国王高度赞赏大明,也抵消了许多国王的顾虑。
占城是商贸港口开发的绝佳之地,毕竟南下与北往,多需要经过占城国外海。而其他南洋诸国,都有出海口,却苦于没多大的港口,以致于许多商人抵达之后,大船无法靠岸,只能依靠摆渡船上下运输货物,耽误时间也耗了人力。
渤泥国王艾哈迈德没有犹豫,紧随占城国签署了《大明与渤泥开发商贸港口》的文书。渤泥国现在就剩下一个小不点了,大部分地方都是明朝南洋水师的地盘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弄一座港口,一旦南洋水师开放了自己的军港作为民用,那渤泥国就彻底没有外来商人了。
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很是高兴,一连签下了三座港口,这个贪婪的家伙甚至想要打造更多港口,但大明考虑太多了成本收回来太难,以人手、材料有限婉拒了。
通过一连串的开发文书,大明基建开始深入南洋。而这些港口的未来收益与航海贸易的利润,将成为支撑大明水师的重要财政来源,保证大明水师始终有一笔稳健的财政,可以维持庞大的规模与持续的发展。
面对诱人的条件,朝……鲜国王李芳远也参与进来,签下了两座港口。
帖木儿国、瓦剌等使臣看着这一幕幕,对大明的影响力感觉到一阵阵害怕,大明如同一个老大哥,这些南洋诸国就是小弟弟,跟着老大哥过日子,团结的样子,几乎让他们以为是一家人。
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了迎合大明,做好商贸,南洋诸国国王、王子,纷纷请求大明放开国子监的名额,让各国可以派遣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国子监修习课业,掌握更先进的知识。
陈性善与胡濙等人商议之后,报请内阁复议,最终经朱允炆批准,国子监允许南洋诸国人才进入,条件是通晓汉话,会书写汉字。
若语言不通,文字不明,可暂入私塾、社学、书院等先修习两年,通过国子监基础考核之后再入国子监进修。
朝……鲜国王李芳远听闻之后,顿时笑开了花,大笔一挥,决定派遣三百青年才俊进入国子监修习课业。
无他,朝……鲜是华夏文化圈,主要使用的是华夏语言,国内科举照搬中原,典籍都是汉字写的,官方正统文字就是汉字,民间语言尚未形成书面语言。
李芳远看清楚了,国子监是大明人才摇篮,自己也得安排一些人住在摇篮里,说不得未来也能掌握一些先进的技术,拉进与大明的差距。
看着嘚瑟的李芳远,南洋诸国心里满不是滋味,尤其是听说蒸汽机船就诞生在国子监匠学院时,一个个很不淡定。
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咬了咬牙,希望可以聘请一些先生至占城国开设学堂,帮助占城国王室、贵族了解汉文化。
杨士奇、胡濙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被震惊了。
朱允炆得到消息后,不由地哼唱起:“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马恩慧听闻之后,不由有些好奇,皇上什么时候对绕口令感兴趣了。靠近了一听,后面竟然还有调,什么“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国家强大,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软文化的输出,更是影响深远。
朱允炆立即传杨士奇、胡濙、陈性善等人入殿,商议文教传播。
胡濙进言:“皇上,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南洋诸国尚佛,如今王室青睐大明文化,渴望加入华夏礼仪,朝廷应给予恩准。”
陈性善也清楚背后的巨大影响,附议胡濙:“一旦南洋诸国王室受教汉文化,他日改国内教育,兴盛华夏文教也未尝不可期。让文教辐射南洋,有利宗藩稳固,可成天下一家。”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肃然道:“南洋诸国王室与贵族,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他们希望追随大明,渴望加入大明文化圈。臣以为,应借此机会,让华夏礼仪、教化典籍走向南洋,对凝聚宗藩,强化大明宗主国地位极是有利,对稳固南洋也极有帮助。”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着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你们还没有说到关键处。在朕看来,让汉文化走向南洋,是一种软实力,是武力征服之外的另一种征服。一旦南洋接受了汉文化,就会形成一种屏障,可以抵抗、抵消其他文化的进入。”
“软实力?”
杨士奇等人眯着眼,并不太清楚这个词汇的意思。
朱允炆没有解释,不打算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看向胡濙:“李……志刚如今去了北平,督造北平国子监。你是国子监司业,对推汉文化于南洋可有方略?”
胡濙心思急转,连忙说:“据目前国王所请,他们希望聘请先生至王宫,教导王子、贵族子弟。”
朱允炆摇头说:“这种方式过于局限,朕以为可以大胆一些,直接在南洋设置学院,就命名为孔子学院,招揽南洋学子,着汉家衣裳,习汉家礼仪,通过考核,便可送国子监进修。”
“设孔子学院?”
杨士奇眼神发亮。
孔夫子的招牌自然是比任何人都好用的,以前的安南现在的交趾,朝……鲜,都是奉孔子为师的,现在南洋诸国想要学习汉文化,打造孔子学院是合适的。
陈性善有些担忧:“皇上,直接设置孔子学院,恐怕会引起南洋诸国顾虑。”
胡濙连连点头,赞同陈性善的观点,文化教化这些事,需要慢慢来,太过猛烈了未必好。
朱允炆笑着说:“在旧港、在渤泥岛、在交趾设置孔子学院,他们有什么好顾虑的。想派遣子弟来学习,那就派,不想派,那就不派。不过在朕看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他们想要变得强大,不落后太多,就不能不了解大明,不能不派人来大明进修。”
杨士奇拍手赞叹,没错啊,旧港、渤泥、交趾这三个地方,可谓是辐射了整个南洋,这些藩属国直接派学生到大明修习基础,还不如加入家门口的孔子学院……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朱允炆教子
对于孔子学院的消息,占城国、渤泥国欣喜,暹罗、满者伯夷、真腊等国选择了观望。
礼部不作强求,不管南洋诸国愿不愿意加入,都不可能阻止孔子学院出现在南洋,实在没有学生,先生们还可以教导旧港卫军士、南洋水师军士与移民子弟,不会浪费资源。
武英殿。
朱文奎站在桌案旁,翻阅着一本本大明与藩属国签署过的文书,厚厚一叠,积高过肘。
朱允炆倒显得格外惬意,把玩着两枚玄铁令牌,一枚背后“善”字,一枚背后“死”字。令朱允炆有些不满的是,刘伯完手中的“温”字令始终没有找到。
古今令有什么隐秘,其背后隐藏着多少能量,棋手是谁,白莲教杨五山在何处,这些都成了悬疑。纵然安全局不断调查,也没有搜寻出多少线索,反而牵连了不少无辜之人。
余十舍绝食自尽了。
傅添锡咬断了舌头,成了哑巴。
彭与明还活着,也是一个硬骨头,和刘伯完、李祺等人一样,打断骨头也不愿意交代。
好在刘寡妇等人交代了一些线索,结合种种,可以确定的是,杨五山就在江北的扬州府、凤阳府、淮安府之中,但想要在茫茫人海里搜寻出来,并不容易。
朱文奎将最后一本文书放下,看向朱允炆:“父皇,这些文书已看过。”
朱允炆将令牌握在手中,询问:“可有什么疑惑?”
朱文奎点了点头,有些迷茫地说:“父皇,朝廷与藩属国签署文书中,多是港口修筑、商人贸易、远航安全、打击海贼等,这些都可理解。可这里为何会有四本,是我大明朝向藩属国购买粮食的文书?”
朱允炆身体向前倾,问:“购买粮食,有什么可疑惑的?”
朱文奎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翻看其中一页,递给朱允炆:“父皇,你看,去年中户部统算十五大粮仓存粮,合计超出了四千万石,这还没有统算地方备灾粮。按理说,户部并不缺粮,为何还要花一笔钱购置粮食?”
朱允炆接过小册子,看着朱文奎用心记录的数据,微微点头,耐心解释:“为何要进口粮食,这确实让许多人费解。可奎儿,你还记得父皇告诉过你,百姓为何会造反吗?”
朱文奎重重点头:“因为没有饭吃。”
朱允炆脸色变得严厉:“没错,因为没有饭吃,所以人会铤而走险,会造反,会毁天灭地,直至用生命燃烧出一个新天地来。莫要小看了那些沿街乞讨的小人物,也莫要鄙视驿站里的驿卒,没有饭吃的时候,人是会造反的。”
朱文奎握着拳头,咬牙说:“谁敢造反,就砍了他的脑袋!”
朱允炆抬手,敲了下朱文奎的脑袋:“大明天下,不就是你曾祖父带着一群吃不起饭的人打出来的?”
朱文奎张了张嘴,不知道如何应对。
朱允炆生怕朱文奎接受不了辩证观,先输入了一个认识:“造反时,我们有理,杀地主,杀官,打天下,都行。可如今这一方天地归属朱氏王朝,我们是皇室,你是大明未来的帝王,面对造反的百姓,自不能心慈手软,该镇压则镇压,该杀则杀。”
朱文奎牢记在心。
朱允炆继续说:“可孩子,你更应该记住一点,百姓有吃的,没有人逼迫他活不下去,是不会造反的。他们若是造了反,说明有人让他们走投无路了,你要想想,到底是谁抢走了他们的饭碗,是知县,知府,布政使,还是六部尚书,亦或是你自己。若是你不清明,贪婪蒙昧,听信奸邪,百姓造反,是给你警醒。”
朱文奎看着朱允炆,认真地保证:“父皇教儿臣多年,是非二字还是知晓。日后定会多修习品性,博览群书,以史为鉴,以民与江山为重。”
朱允炆满意地说:“很好,话说回来,朝廷自南洋采买粮食,是为了增加粮食储备,平抑物价,也是为了应对灾荒,救济百姓。当然,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
朱文奎有些惊讶:“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考虑,那还有什么更重要?”
朱允炆笑了笑,说:“更重要的是开发南洋诸国。这些国家虽小,然地理位置极是重要,是我朝的南大门所在,那里应该维持稳定,避免藩属国国内发生战乱。”
朱文奎明白过来。
大明通过采购南洋诸国粮食的方式,让各国国王见到了利,在利益的驱动下,会更为重视农业。农业兴盛起来,至少百姓会有饭吃,有饭吃就不会造反,南洋诸国就能安定,大明的南洋贸易就能一直做下去。
花一笔钱,确保南洋稳定,这就是父皇的智慧。
朱允炆收起令牌,放入木匣中,拉着朱文奎离开温暖的武英殿,走在风中,对朱文奎说:“要永远记住,大明就如一艘宝船,粮食是压舱石。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就没有人反对你。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没有粮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更多的粮食。”
朱文奎将这些话语深深记在心中。
大明的官员在教导藩属国新的知识,大明的帝王在教导接班人江山的意志。
会同馆。
李芳远正在用膳,河仑、金士衡走了进来。
河仑低声对李芳远说:“朵颜卫首领脱鲁忽察儿托人送来消息,想要在返程途中,寻机见上一面。”
李芳远看着河仑,冷冷呵斥:“日后这种消息收都不要收,更不需奏报。朵颜卫是什么情况你不知晓,他们被明军打到签下投降盟约,这才得以存活下来,如今不过是大明的牧马人而已。何况东北卫所已定,朵颜卫距离我国路途遥远,沿途无法呼应,与他们见面,一旦消息走漏,大祸将至。”
河仑低头受教。
金士衡明白李芳远是对的,朵颜卫、福余卫曾经是辉煌的,但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明军的对手,想要拖朝……鲜下水,显然是不安好心。
河仑对小酌的李芳远说:“朵颜卫首领有如此动向,恐怕是有其他心思,我们要不要将消息告知天朝皇帝?”
虽是如此,把秃孛罗还是听到了大明朝廷的表态,摸清楚了大明主战派的想法,那就是支持瓦剌收拾鞑靼。
不管大明愿不愿意给瓦剌提供武器、后勤、物资等支持,把秃孛罗都很满意,至少说明了一点,大明忙着建造国内,重振丝绸之路,没心思管草原的事,哪怕是瓦剌东征鞑靼,收拾本雅失里与阿鲁台,大明至少不会抄了瓦剌的老家。
这是瓦剌的外交,也是大明的外交,决定的却是鞑靼的命运……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南洋外交,孔子学院
往年十二月,衙署多封印,只留三五官员值守。可建文九年的十二月,京师衙署均没有封印,各部院官员全员值守,一如往日。
无他,朝廷大外交绝非是建文皇帝一个人的外交,而是大明官员、商人、百姓的外交。
礼部官员可以向各国使臣介绍大明的礼仪、衣裳、规制与祭祀,可以引导使臣带队参观国子监,了解大明的文教、先进技术。
工部官员可以向各国使臣展示制造工艺,鲁班锁更是成为了一种国礼,送给了各国使臣,雕刻技艺、锻造技艺、铸造技艺等,也开放给了众人观览。
兵部官员负责讲解大明的征战历史,说清楚来龙去脉,比如琉球三国为啥没了,帖木儿为啥会失败,渤泥岛为啥会成为大明的地盘,这样做对各国的好处是什么,威胁,不,不存在,大家都是一家人,大明在南洋八九年了,欺负过你们没,没有吧。
各国使臣还向吏部取经,吸取大明先进的考核机制,了解国家官员治理、地方监察的制度,回去之后也好打造一套体系,强化国王对国内的控制。
刑部大牢也迎接了一批使臣,想要看看大明的律法,甚至有几个大胆去了一趟地牢,观察学习了下大明的刑具,还打算进口一些枷锁镣铐,老家总用绳子也不是个事。
令人意外的是,户部竟然是南洋诸国最青睐的地方,几位国王扎堆在户部,命令随行官员学习大明户部的运作。
受大明远航贸易拉动,南洋诸国受益巨大,在海利驱动下,自然而然加入到了贸易之中。但如何让海利最大化,如何管理航海贸易,如何征收商税,这些对于落后的南洋诸国而言,没有完整的制度。
学习制度,做好商贸管理,成为了南洋诸国必须考虑的事。
夏元吉不失时机地劝说南洋诸位国王与王子,应选择适合大船停泊之地,开设港口,打造仓库,集中管理,减少走私,顺带还将大明需要的各类货物清单拿了出来,各位回家刨刨地,转转山,看看有什么好东西,大明商人青睐啊。
什么,没力量打造大型港口,这没关系,大明可以帮你们修,倒日后这港口的税收里面,大明可是要占百分之二十,这不过分吧?
我们出人、出材料,出技术,你们白得一座大港口,事成之后,大明享受一点飘红利,合情合理,双赢啊。
面对这种从未有过的合作方式,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当即答应下来,与大明户部、工部、水师都督府签署了《大明与占城开发商贸港口》的文书。
文书中规定,港口所有权归属所在国家王室,为商贸性质,大明水师在没有得到允许之下,不进驻港口。
这一条的存在,让占城国王高度赞赏大明,也抵消了许多国王的顾虑。
占城是商贸港口开发的绝佳之地,毕竟南下与北往,多需要经过占城国外海。而其他南洋诸国,都有出海口,却苦于没多大的港口,以致于许多商人抵达之后,大船无法靠岸,只能依靠摆渡船上下运输货物,耽误时间也耗了人力。
渤泥国王艾哈迈德没有犹豫,紧随占城国签署了《大明与渤泥开发商贸港口》的文书。渤泥国现在就剩下一个小不点了,大部分地方都是明朝南洋水师的地盘了,如果不抓紧时间弄一座港口,一旦南洋水师开放了自己的军港作为民用,那渤泥国就彻底没有外来商人了。
满者伯夷国王维卡拉玛瓦哈纳很是高兴,一连签下了三座港口,这个贪婪的家伙甚至想要打造更多港口,但大明考虑太多了成本收回来太难,以人手、材料有限婉拒了。
通过一连串的开发文书,大明基建开始深入南洋。而这些港口的未来收益与航海贸易的利润,将成为支撑大明水师的重要财政来源,保证大明水师始终有一笔稳健的财政,可以维持庞大的规模与持续的发展。
面对诱人的条件,朝……鲜国王李芳远也参与进来,签下了两座港口。
帖木儿国、瓦剌等使臣看着这一幕幕,对大明的影响力感觉到一阵阵害怕,大明如同一个老大哥,这些南洋诸国就是小弟弟,跟着老大哥过日子,团结的样子,几乎让他们以为是一家人。
最令人震惊的是,为了迎合大明,做好商贸,南洋诸国国王、王子,纷纷请求大明放开国子监的名额,让各国可以派遣更多的年轻人进入国子监修习课业,掌握更先进的知识。
陈性善与胡濙等人商议之后,报请内阁复议,最终经朱允炆批准,国子监允许南洋诸国人才进入,条件是通晓汉话,会书写汉字。
若语言不通,文字不明,可暂入私塾、社学、书院等先修习两年,通过国子监基础考核之后再入国子监进修。
朝……鲜国王李芳远听闻之后,顿时笑开了花,大笔一挥,决定派遣三百青年才俊进入国子监修习课业。
无他,朝……鲜是华夏文化圈,主要使用的是华夏语言,国内科举照搬中原,典籍都是汉字写的,官方正统文字就是汉字,民间语言尚未形成书面语言。
李芳远看清楚了,国子监是大明人才摇篮,自己也得安排一些人住在摇篮里,说不得未来也能掌握一些先进的技术,拉进与大明的差距。
看着嘚瑟的李芳远,南洋诸国心里满不是滋味,尤其是听说蒸汽机船就诞生在国子监匠学院时,一个个很不淡定。
占城国王占巴的赖咬了咬牙,希望可以聘请一些先生至占城国开设学堂,帮助占城国王室、贵族了解汉文化。
杨士奇、胡濙等人听到这个消息,几乎被震惊了。
朱允炆得到消息后,不由地哼唱起:“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
马恩慧听闻之后,不由有些好奇,皇上什么时候对绕口令感兴趣了。靠近了一听,后面竟然还有调,什么“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
国家强大,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软文化的输出,更是影响深远。
朱允炆立即传杨士奇、胡濙、陈性善等人入殿,商议文教传播。
胡濙进言:“皇上,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南洋诸国尚佛,如今王室青睐大明文化,渴望加入华夏礼仪,朝廷应给予恩准。”
陈性善也清楚背后的巨大影响,附议胡濙:“一旦南洋诸国王室受教汉文化,他日改国内教育,兴盛华夏文教也未尝不可期。让文教辐射南洋,有利宗藩稳固,可成天下一家。”
朱允炆看向杨士奇。
杨士奇肃然道:“南洋诸国王室与贵族,见识到了大明的强大,他们希望追随大明,渴望加入大明文化圈。臣以为,应借此机会,让华夏礼仪、教化典籍走向南洋,对凝聚宗藩,强化大明宗主国地位极是有利,对稳固南洋也极有帮助。”
朱允炆摆了摆手,笑着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可你们还没有说到关键处。在朕看来,让汉文化走向南洋,是一种软实力,是武力征服之外的另一种征服。一旦南洋接受了汉文化,就会形成一种屏障,可以抵抗、抵消其他文化的进入。”
“软实力?”
杨士奇等人眯着眼,并不太清楚这个词汇的意思。
朱允炆没有解释,不打算放弃这个绝佳的机会,看向胡濙:“李……志刚如今去了北平,督造北平国子监。你是国子监司业,对推汉文化于南洋可有方略?”
胡濙心思急转,连忙说:“据目前国王所请,他们希望聘请先生至王宫,教导王子、贵族子弟。”
朱允炆摇头说:“这种方式过于局限,朕以为可以大胆一些,直接在南洋设置学院,就命名为孔子学院,招揽南洋学子,着汉家衣裳,习汉家礼仪,通过考核,便可送国子监进修。”
“设孔子学院?”
杨士奇眼神发亮。
孔夫子的招牌自然是比任何人都好用的,以前的安南现在的交趾,朝……鲜,都是奉孔子为师的,现在南洋诸国想要学习汉文化,打造孔子学院是合适的。
陈性善有些担忧:“皇上,直接设置孔子学院,恐怕会引起南洋诸国顾虑。”
胡濙连连点头,赞同陈性善的观点,文化教化这些事,需要慢慢来,太过猛烈了未必好。
朱允炆笑着说:“在旧港、在渤泥岛、在交趾设置孔子学院,他们有什么好顾虑的。想派遣子弟来学习,那就派,不想派,那就不派。不过在朕看来,他们是不会拒绝的,他们想要变得强大,不落后太多,就不能不了解大明,不能不派人来大明进修。”
杨士奇拍手赞叹,没错啊,旧港、渤泥、交趾这三个地方,可谓是辐射了整个南洋,这些藩属国直接派学生到大明修习基础,还不如加入家门口的孔子学院……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朱允炆教子
对于孔子学院的消息,占城国、渤泥国欣喜,暹罗、满者伯夷、真腊等国选择了观望。
礼部不作强求,不管南洋诸国愿不愿意加入,都不可能阻止孔子学院出现在南洋,实在没有学生,先生们还可以教导旧港卫军士、南洋水师军士与移民子弟,不会浪费资源。
武英殿。
朱文奎站在桌案旁,翻阅着一本本大明与藩属国签署过的文书,厚厚一叠,积高过肘。
朱允炆倒显得格外惬意,把玩着两枚玄铁令牌,一枚背后“善”字,一枚背后“死”字。令朱允炆有些不满的是,刘伯完手中的“温”字令始终没有找到。
古今令有什么隐秘,其背后隐藏着多少能量,棋手是谁,白莲教杨五山在何处,这些都成了悬疑。纵然安全局不断调查,也没有搜寻出多少线索,反而牵连了不少无辜之人。
余十舍绝食自尽了。
傅添锡咬断了舌头,成了哑巴。
彭与明还活着,也是一个硬骨头,和刘伯完、李祺等人一样,打断骨头也不愿意交代。
好在刘寡妇等人交代了一些线索,结合种种,可以确定的是,杨五山就在江北的扬州府、凤阳府、淮安府之中,但想要在茫茫人海里搜寻出来,并不容易。
朱文奎将最后一本文书放下,看向朱允炆:“父皇,这些文书已看过。”
朱允炆将令牌握在手中,询问:“可有什么疑惑?”
朱文奎点了点头,有些迷茫地说:“父皇,朝廷与藩属国签署文书中,多是港口修筑、商人贸易、远航安全、打击海贼等,这些都可理解。可这里为何会有四本,是我大明朝向藩属国购买粮食的文书?”
朱允炆身体向前倾,问:“购买粮食,有什么可疑惑的?”
朱文奎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小册子,翻看其中一页,递给朱允炆:“父皇,你看,去年中户部统算十五大粮仓存粮,合计超出了四千万石,这还没有统算地方备灾粮。按理说,户部并不缺粮,为何还要花一笔钱购置粮食?”
朱允炆接过小册子,看着朱文奎用心记录的数据,微微点头,耐心解释:“为何要进口粮食,这确实让许多人费解。可奎儿,你还记得父皇告诉过你,百姓为何会造反吗?”
朱文奎重重点头:“因为没有饭吃。”
朱允炆脸色变得严厉:“没错,因为没有饭吃,所以人会铤而走险,会造反,会毁天灭地,直至用生命燃烧出一个新天地来。莫要小看了那些沿街乞讨的小人物,也莫要鄙视驿站里的驿卒,没有饭吃的时候,人是会造反的。”
朱文奎握着拳头,咬牙说:“谁敢造反,就砍了他的脑袋!”
朱允炆抬手,敲了下朱文奎的脑袋:“大明天下,不就是你曾祖父带着一群吃不起饭的人打出来的?”
朱文奎张了张嘴,不知道如何应对。
朱允炆生怕朱文奎接受不了辩证观,先输入了一个认识:“造反时,我们有理,杀地主,杀官,打天下,都行。可如今这一方天地归属朱氏王朝,我们是皇室,你是大明未来的帝王,面对造反的百姓,自不能心慈手软,该镇压则镇压,该杀则杀。”
朱文奎牢记在心。
朱允炆继续说:“可孩子,你更应该记住一点,百姓有吃的,没有人逼迫他活不下去,是不会造反的。他们若是造了反,说明有人让他们走投无路了,你要想想,到底是谁抢走了他们的饭碗,是知县,知府,布政使,还是六部尚书,亦或是你自己。若是你不清明,贪婪蒙昧,听信奸邪,百姓造反,是给你警醒。”
朱文奎看着朱允炆,认真地保证:“父皇教儿臣多年,是非二字还是知晓。日后定会多修习品性,博览群书,以史为鉴,以民与江山为重。”
朱允炆满意地说:“很好,话说回来,朝廷自南洋采买粮食,是为了增加粮食储备,平抑物价,也是为了应对灾荒,救济百姓。当然,这些并不是最主要的考虑。”
朱文奎有些惊讶:“这些还不是最主要的考虑,那还有什么更重要?”
朱允炆笑了笑,说:“更重要的是开发南洋诸国。这些国家虽小,然地理位置极是重要,是我朝的南大门所在,那里应该维持稳定,避免藩属国国内发生战乱。”
朱文奎明白过来。
大明通过采购南洋诸国粮食的方式,让各国国王见到了利,在利益的驱动下,会更为重视农业。农业兴盛起来,至少百姓会有饭吃,有饭吃就不会造反,南洋诸国就能安定,大明的南洋贸易就能一直做下去。
花一笔钱,确保南洋稳定,这就是父皇的智慧。
朱允炆收起令牌,放入木匣中,拉着朱文奎离开温暖的武英殿,走在风中,对朱文奎说:“要永远记住,大明就如一艘宝船,粮食是压舱石。解决了百姓吃饭问题,就没有人反对你。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没有粮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有,那就是更多的粮食。”
朱文奎将这些话语深深记在心中。
大明的官员在教导藩属国新的知识,大明的帝王在教导接班人江山的意志。
会同馆。
李芳远正在用膳,河仑、金士衡走了进来。
河仑低声对李芳远说:“朵颜卫首领脱鲁忽察儿托人送来消息,想要在返程途中,寻机见上一面。”
李芳远看着河仑,冷冷呵斥:“日后这种消息收都不要收,更不需奏报。朵颜卫是什么情况你不知晓,他们被明军打到签下投降盟约,这才得以存活下来,如今不过是大明的牧马人而已。何况东北卫所已定,朵颜卫距离我国路途遥远,沿途无法呼应,与他们见面,一旦消息走漏,大祸将至。”
河仑低头受教。
金士衡明白李芳远是对的,朵颜卫、福余卫曾经是辉煌的,但此时的他们已经不再是明军的对手,想要拖朝……鲜下水,显然是不安好心。
河仑对小酌的李芳远说:“朵颜卫首领有如此动向,恐怕是有其他心思,我们要不要将消息告知天朝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