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道衍慢吞吞地说道:“这个《大国博弈学》,或许可以用来制衡帖木儿汗国。”
  “大师是说?!”
  朱棣忽然若有所悟,眼眸亮了起来。
  ——————
  “《大国博弈学》的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进攻现实主义’。”
  “何为‘进攻现实主义’?”
  姜星火指着两人笑道:“若是我们是互不相识的囚徒,而此时又偏偏饿极了,地上有一个馍馍,伱们觉得会发生什么?”
  朱高煦挠了挠自己大胡子,郑和也跟着挠了挠自己粘上去长髯。
  两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打起来!”
  “便是如此。”姜星火解释道:“所谓的‘进攻现实主义,’指的就是在没有一个统一的、可以维持和平的组织中,大国首先要考虑的是生存,而所有的大国都很快会意识到,支配性的权力,尤其是支配性的海权,才是其生存的关键。”
  “那么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国际,也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交际国际体系中没有维持现状的国家,除了那种想对潜在的对手保持短暂支配地位的一时霸主,大国很少对眼前的权力分配感到心满意足。”
  “相反,所有的大国,都时刻怀着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的、寻求变动的动机,也就是说,如果能打压对手。”
  姜星火指了指朱高煦:“假设现在我们都是单独的国家,而我是最大的国家,你是仅次于我的国家,也就是老二。”
  朱高煦听到最后两个字,心头一突突,霎时间有些慌乱了起来。
  姜先生不会识破了我的身份吧?
  “这便是说,大国主要由其相对军事实力来衡量。一国要具备大国资格,它必须拥有充足的军事能力,老二国家不定具备打败霸主大国的实力,但它必须具有把冲突转向消耗战并严重削弱优势国家的潜能,即便优势国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姜星火问道:“换做人来,便是你我之间短暂地形成了均势,这种均势不是你跟我势均力敌,而是我暂时弄不死你,那么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朱高煦答道:“找机会弄死我?”
  “就是这个道理,人与人之间的道理,在国与国之间也是通用的,《大国博弈学》里就是如此,倘若能用合算的代价达到目的,那么大国就会以武力改变均势.但是有时候,当大国认为改变均势的成本过于高昂时,它们不得不坐等更有利的形势,但获取更多的权力,尤其是更多的海权,这种欲望是不会消失的,除非一国彻底称霸。”
  郑和不禁说道:“怎么可能呢?总会有挑战者的吧?”
  “是啊。”
  姜星火似笑非笑。
  “由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彻底取得霸权,因此整个世界将充斥着永久的大国竞争。”
  “这便是《大国博弈学》产生的根源所在。”
  “这种对称霸海权的无情追逐,意味着任何潜在的大国都可能改变海权分配。一旦具备必要的实力,它们就会抓住这些机会。简言之,潜在大国存有夺权的预谋。”
  “所以说,一个大国为了获取海权,不但要牺牲他国利益,而且会不惜代价阻止对手获得海权。因此,当海权隐约出现有利于另一国的变化时,大国会极力择卫均势;而当有可能出现有利于本国的变化时,它就会抓住机会,想方设法打破平衡。”
  姜星火说道:“这便是第一部分的内容,而在《大国博弈学》的第二部分,我将继续讲述,什么是国家权力。”
  朱高煦和郑和都听得入神。
  尤其是郑和,此时更是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一般。
  而大门后面,便是万里波涛和海权,和如何与其他国家相处的新模式。
  第181章 幸存倭寇的再博弈
  姜星火提了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
  “你觉得如果我们三个之间,都是饿极了的敌对竞争关系,为了争地上的一个馍馍,而且没有规则约束,那么我们的权力来自何处?”
  朱高煦给的答案也很简单。
  朱高煦晃了晃他沙包大的拳头。
  “那就只能用这种方式来决定,谁武力强,谁的权力大!”
  姜星火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道理跟国家之间是一样的,说白了,国家的权力,来源于其战争能力.思路是对的,那么还有没有其他权力的来源呢?”
  朱高煦想了半天,终于憋出了四个字。
  “俺不知道。”
  姜星火笑着摇头,接着又向红脸大汉郑和问道:“你觉得呢?”
  郑和沉思几息,本欲摇头,但却忽然灵光一闪,他回答:“未来能锻链出的武力?”
  “对喽。”
  姜星火继续深入问道:“譬如我们打了一架,馍馍被最强壮的他抢走了,那咱俩回到了牢房,想要锻链出未来的武力,你感觉要靠什么才能锻链出来?”
  郑和想了想后,答道。
  “需要吃饱,需要有武器。”
  姜星火继续循循善诱:“对于个人来说自然是如此,可想要吃饱还需要什么?”
  此时朱高煦也有些恍然。
  “需要钱贿赂狱卒买吃的!”
  姜星火继续问道:“那如果诏狱没法买武器,伱想要更好的武器去对抗敌人,需要什么?”
  “自己制作更精良的武器。”郑和似乎有些明白了过来。
  “靠什么做?你的狱友都是你的敌人。”
  郑和干脆道:“靠自己制作武器的水平。”
  “换算成国家呢?”
  姜星火在诱导他们说出最后的答案。
  朱高煦与郑和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道:“国库的钱和打造兵器的技术。”
  姜星火满意地点了点头,总结道。
  “也就是说,国家有两项权力,第一项权力是军事权力,第二项权力是潜在权力。”
  “第一项军事权力,也就是指某个国家的军事能力对其他国家的控制和影响,是指一国可以迫使另一国去做某事的权力。”
  听到这里,郑和微微颔首。
  军力,永远是对其他国家交往的本钱。
  为什么在朝贡体系内,安南、占城、爪哇、朝鲜、暹罗、真腊、琉球等等国家,对大明敬若神明?
  原因不就在于大明拥有随时摧毁他们国家的军力吗?
  为什么日本敢跟朱元璋对着干,甚至引经据典写下了非常硬气的回信。
  “臣闻天朝有兴战之策,小邦亦有御敌之图。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精锐之师,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洲,自有其备,岂肯跪途而奉之乎?
  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臣何惧哉。倘君胜臣负,且满上国之意。设臣胜君负,反作小邦之差。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拯黎庶之艰辛。特遣使臣,敬叩丹陛,惟上国图之。”
  日本的底气何在?不就是因为两次打败了天下无敌的蒙古人嘛,所以日本自持军力并不畏惧跨海远征来的大明。
  换到后世便是艾公所谓“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尊严只在剑锋之上”,这话是至理,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便是如此真实。
  “第二项潜在权力,也就是国库的钱和打造兵器的技术。”
  “钱从哪来?从税来,怎么收税的问题,之前已经讲过了。”
  闻言,朱高煦的眼神有些炽热,父皇打算把组建并训练税卒卫的任务交给他,这件事,老三朱高燧已经告诉他了。
  或者说,就是父皇让朱高燧透露给他的。
  而姜先生的扫盲班,这几天看来,进展颇为迅速。
  按照姜星火编撰的《汉语拼音字典》,前来扫盲的囚徒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声母,距离能拼出来读音,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等声母韵母这些都学完,那么即便是不认识字,拿着《汉语拼音字典》,也能拼出来字了,到了那时候,缺乏的就只是教导练习常用字的过程了。
  而数学的练习,此时也在同步进行。
  得益于姜星火深入浅出的教学,这些囚徒们,已经学会了基本的加减法。
  如此一来,三个月就能完成一批基础扫盲。
  税卒卫的成立,也就没有任何阻碍了!
  到时候,税卒卫必将成为他争储的有力武器!
  想到这里,朱高煦的脸上,就不由地露出了难以遏制的笑意。
  “嘿!”
  当姜星火的手在他的眼前晃了晃时,朱高煦才回过神来。
  朱高煦讪讪地问道:“走神了,刚说到哪了?”
  “刚说到,国家的潜在权力,就包括军事技术水平.你既然参加过靖难之役,那你觉得大明军队的武器装备技术水平,对比元朝是什么水平呢?”姜星火复述了一遍。
  这个问题,倒是真的问到了朱高煦擅长的领域。
  当然了,郑和也擅长,但是由于他的角色是淮甸盗匪,所以就不便讨论这个问题了。
  朱高煦挠了挠大胡子,思索片刻后说道。
  “各方面来说的话,刀具应该差不多,蒙古人的刀更弯,利于马战,大明的刀较长,马步皆宜;战马区别不大,基本都一样;弓箭、枪槊、盾牌也都差不多;甲冑的话,单论防御能力,肯定不如蒙古人继承自宋金夏时期的重型扎甲,但大明的甲冑更加轻便;炮车(投石机)呢,现在大明基本没有炮车了,攻城肯定是远远不如蒙古人的回回炮;火器的话,大明比蒙古人要先进,平安那家伙就挺擅长使用火器的,一窝蜂打的重甲骑兵都不敢硬凿,基本只能绕到侧翼或者后面突击。”
  姜星火总结道:“也就是说,刀枪盾弓这些基础兵器,大明与元朝时期的水平持平,甲冑各有特色,炮车不如元朝,火器胜过元朝。”
  “炮车不如元朝,不是因为大明造不出来。”
  朱高煦解释道:“而是炮车主要用于攻城,可偏偏现在北方咳咳,除了北平、德州、真定这样主要的大城,其余的城池,城墙早都被蒙古人给扒了,甚至早在木华黎率蒙古偏师第一次攻入两河的时候,为了防止金国人的固守,就都拆毁了。”
  姜星火点点头,同意了这个观点,复又问道。
  “那你觉得,如果大明想要发展军事技术水平,能在那些武器上取得突破呢?”
  朱高煦与郑和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
  “甲冑!”
  “火器!”
  lt;div style=quot;text-align:cent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