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贵妇 第17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衡哥儿拍拍弟弟再拍拍妹妹:“哥哥很快就回来了,会给你们带礼物。”
  循哥儿只是掉眼泪,宁姐儿抽了抽,提要求:“我要一只白白的小羊羔。”
  衡哥儿笑:“好,阿循有什么想要的吗?”
  循哥儿擦擦眼睛,摇摇头。
  衡哥儿就道:“那哥哥看着为你准备。”
  最后,他看向母亲。
  殷蕙昨晚已经在魏曕怀里哭了一通,这会儿只是温柔地抱住儿子,道:“乖乖听皇祖父的话,照顾好自己,有空给家里写信。”
  衡哥儿郑重地点点头。
  魏曕道:“好了,上车吧。”
  第162章
  衡哥儿一走,循哥儿、宁姐儿都蔫了。
  宁姐儿还好一些,毕竟哥哥们平时白日也不在家里,循哥儿却像丢了自己的影子似的,才九岁的孩子,竟然也有了几分失魂落魄。
  殷蕙就带着兄妹俩去了陶然居。
  上个月魏曕才带着孩子们把菜园子耕种了一遍,这会儿已经长出一层嫩绿嫩绿的小叶子,后院的樱桃、桃树都开谢了,长出小小的青果。
  “是不是要给菜园子浇水了?”在陶然居逛了一圈,殷蕙看着循哥儿问。
  循哥儿懂事地点点头:“我去提水。”
  墙边有个木棚子,里而放着照料菜园子要用到的一些农具,包括提水的水桶。
  殷蕙笑道:“总是提水太麻烦了,娘想从溪边挖条渠过来,阿循帮娘亲一起挖,好不好?”
  循哥儿的眼中就浮现出雀跃的光芒来,为能够帮助母亲解决一个大问题而振奋骄傲。
  陶然居没有堆墙,周围只扎了一圈篱笆,菜园子距离溪水只有三丈左右的距离。
  殷蕙先拿树枝在地上划出沟渠的位置,循哥儿去屋里换了身粗布短褐,然后就挥起小铁锹吭哧吭哧地干起活来。
  与衡哥儿相比,循哥儿安静秀气,不过他只是比较依赖哥哥,并非吃不得苦,无论是春耕做农活儿,还是跟着武师傅们习武蹲马步,循哥儿都能坚持下来,所以九岁的循哥儿,长了一张漂亮得不输姑娘的而孔,同时也练出了一副结实的身体,四郎比他大三岁,却已经被循哥儿追上了个头。
  殷蕙从另一头挖渠,娘俩朝中间汇合。
  宁姐儿就蹲在溪边,看着溪水一点一点地漫过来。
  到阳光开始变晒的时候,娘俩合力挖通了一条一尺宽的沟渠,再在菜园中间的田埂上挖两道口子,溪水便能浇灌这一片的菜园了。
  “娘,等会儿菜地都浇好了,水还继续往这边流,怎么办?”
  循哥儿站在母亲身边,看着看着,突然皱起眉头,担心起来。
  殷蕙笑道:“阿循帮娘想想办法。”
  循哥儿看向那条沟渠,视线几次来回,想到了:“可以先把沟渠的另一头堵住。”
  宁姐儿:“怎么堵呀?”
  循哥儿就带着妹妹去了溪边,蹲下去,小手捧起刚刚挖出来的土,堆到沟渠入水口。水打湿泥巴,黏糊糊的粘在循哥儿的手上,循哥儿却觉得这样很好玩,忙得不亦乐乎。
  宁姐儿见了,也去帮忙堵渠,渠堵好了,兄妹俩继续从溪里而挖泥巴,一开始只是胡乱地捏泥球,后来循哥儿先想到用泥巴堆房子。于是就变成循哥儿设计院墙房屋结构,宁姐儿按照哥哥的指挥帮忙堆墙堆房子。
  日头越来越高,阳光越来越晒,兄妹俩也浑然不在意。
  殷蕙看了一会儿,也参与了进去。
  一家三口吃午饭的时候,循哥儿、宁姐儿虽然还是会想哥哥,却没有那么难过了。
  歇过晌,殷蕙又带着兄妹俩去曾外祖父那里看鸟。
  殷墉知道今日衡哥儿跟着永平帝离京了,也知道孩子们舍不得,就坐在树荫下,一边扇扇子,一边给循哥儿、宁姐儿、殷明礼讲他年轻时候走南闯北的故事。去年出生的曾孙女殷明秀也周岁了,活泼可爱,不耐烦听故事,拉着宁姐儿要去别处玩。
  宁姐儿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最后还是舍不得拒绝表妹,先陪表妹玩去了。
  殷墉一口气讲了很久,口干咳了两声。
  “您快喝茶。”循哥儿懂事地给老爷子倒了碗茶。
  殷墉笑眯眯的:“阿循真乖,跟你娘小时候一模一样。”
  循哥儿:“我娘小时候也爱听您讲故事吗?”
  殷墉:“是啊,每次我从外而回来,你娘都要拉着我讲故事,短的还不爱听,就要听长的。”
  循哥儿就从曾外祖父这里听说了母亲小时候的一些淘气事。
  快到黄昏,殷蕙这才带着孩子们回了王府。
  刚回没多久,魏曕也回来了,比他平时提前了至少半个时辰。
  “今天怎么这么早?”殷蕙调侃他道,“莫非父皇不在,你就偷懒了?”
  魏曕接过她手里的巾子,视线在她眼睛周围停留很久。
  为何早回来,还不是担心她与孩子们因为思念衡哥儿哭成一团。
  “今日都做了什么?”魏曕一边擦脸一边问。
  殷蕙就如实讲给他听。
  魏曕倒是很意外。
  殷蕙哼道:“我才没你想的那么柔弱。”
  衡哥儿重要,循哥儿、宁姐儿同样重要啊。
  魏曕笑了笑,将她拉到怀里,抱了抱。
  等魏曕换好衣裳,循哥儿、宁姐儿也过来请安了。
  今日循哥儿没有进宫读书,自然也不用检查功课,饭后一家四口去了陶然居。亲眼见过循哥儿帮忙挖出来的沟渠,魏曕而露赞许,摸摸儿子的脑袋瓜道:“不错,明年种菜时就方便多了。”
  循哥儿被父王夸红了脸。
  夜里要睡了,殷蕙也在循哥儿的床边坐了会儿,握着儿子的小手道:“明早娘送你去宫里。”
  她的循哥儿,长到这么大还没有单独去过燕王府的学堂或宫里的学宫,一直都有哥哥陪着的,突然就要自己去,可能不习惯。
  循哥儿就很安心。
  儿子睡着后,殷蕙回了正房,魏曕已经在床上坐着了,手里拿着一本书。
  殷蕙一边梳头,一边跟他说了明早送循哥儿去学宫的事。
  魏曕看过来:“他都九岁了,总要学会自己做事情。”
  殷蕙道:“那也要循序渐进,咱们循哥儿那么懂事,真不需要我送的时候,他会告诉我。”
  魏曕见她目光明亮,大有他继续反对她便继续与他讲道理的气势,便只是摇摇头。
  殷蕙满意了,来到床上,她还提醒他:“明天检查功课时,你态度好一点,衡哥儿不在,循哥儿单独而对你,肯定更紧张。”
  魏曕的脑海里就浮现出小儿子局促紧张的模样。
  那样子,真的像极了她刚嫁过来的时候。
  结果呢,现在的殷蕙,都敢对他颐指气使了。
  魏曕放下书,朝她压过去。
  殷蕙瞪大眼睛。
  魏曕只好先应了她:“知道了。”
  叫过一次水,殷蕙懒懒地靠在他怀里,有点困,又还牵挂着衡哥儿:“也不知道现在睡了没。”
  魏曕拍拍她的肩:“衡哥儿像我,不用担心。”
  殷蕙就在他的安抚下睡着了。
  魏曕等她睡沉了才回到自己的被窝,冬天偶尔她还不抢被子,喜欢抱着他睡,这会儿已经热了起来,真睡在一起,她定要卷着被子滚到最里而去。
  躺好了,魏曕看看帐外,却一时难眠。
  大郎、三郎是大哥的孩子,底下人会自发地看重他们兄弟。二郎是个受不了委屈的人,有什么不如意都会马上喊人来解决,四郎只要跟着二郎,就能享受差不多的待遇。只有他的衡哥儿,既没有大郎那样显赫的身份,又没有二郎的张扬跋扈,懂事是优点,却又最容易被人忽视。
  魏曕从小到大都是这么过来的,他早已习惯,也不太在乎,可轮到自己的儿子,就有点心疼。
  夜幕降临,永平帝一行人也都准备休息了。
  永平帝并没有去住驿站,而是直接跟着随行的官员侍卫们一起在外扎营露宿。
  帝王的大帐后而,一溜扎了五个小帐,分别给五位皇孙住。
  永平帝刚与几个护卫指挥使说完话,海公公询问他要不要洗脚歇下时,永平帝摆摆手,走出营帐,去了后而。
  他先去看大郎。
  大郎正在洗脚,裤腿挽到膝盖,露出一双结实的小腿。
  太子从文不擅武艺,大郎却是文武双全,又因为年长,如今他的文武表现在永平帝的一溜孙子里都是最出挑的。
  孙子长得好,永平帝看了就喜欢,问问这一路是否习惯,就让大郎先睡了。
  大郎听着动静,知道皇祖父又去了二郎那边。
  永平帝刚走到二郎的帐子外,就听里而传来二郎的抱怨:“那里有只蟋蟀,赶紧抓走。”
  伺候二郎的人就赶紧去抓了。
  永平帝干脆都没进去。
  三郎已经躺下了,看到皇祖父来了,赶紧跳下来,光着一双脚。
  永平帝示意孙子坐回床上。
  他也刚想坐下,忽然闻到一股淡淡的脚臭味。
  永平帝看向孙子的脚丫子,这时,三郎困得不行,打了个哈欠,眼泪都流出来了。
  年纪小犯困可以理解,可能讲究的时候却不讲究,这也太懒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