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教育也可以上市
何鸣最爱面子,被老家来人齐齐感激,这是他最有面子的一刻,这可比给多少介绍费都让他满足。
不过就算是他们强给,何鸣也不敢收,这都是未来的亲戚,要是收了,以后还怎么做亲戚?
浩子虽然脱离了罗家,但罗家是不可能不庇护他的。
看罗老四那烂样,罗家的人早就对他失望了,只是因为一时没人能取代他,才暂且忍着。
现在浩子成长得很快,不出三五年,罗老四的地位必会被罗浩所取代,何鸣也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明白。
何鸣别看在京城没混出样子来,但到底学了些场面上的人情往来,情商还是挺高的,挺能来事的。
吴启智见他这样,也有心拉扯他一把。
来京城后,吴启智认可了腊梅和罗浩的关系,腊梅也告诉他,罗浩和罗老四不对付的事,吴启智就想着也要让何家的人立起来,这样才能摆脱对罗老四的依赖。
罗老四不想做人,吴启智可不会。
房子签下来,来京城最大的事情解决了。
颜瑛和吴栋梁因为家里也没什么操心的事,不用急着走。
但吴启亮夫妻因为各有各的忙活,还是得赶紧回去。
赵倩的培训班,如今已经成了容远县的一块金字招牌,每一班招生都满满的,有些人把孩子塞不进来,还得多方托关系走人情,求赵倩把孩子收下。
针对这种情况,赵倩打算明年再多开两班。
腊梅给二婶的建议是:可以把班办到临县去,采用加盟的方式,教师统一集中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如此一来,把品牌做大,最终达到上市的目的。
赵倩一听,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说:
“腊梅,我要能够在县里做个三五载,多赚点钱给振东娶媳妇补贴家用就行了,我可没想说要办什么上市公司。”
“二婶,国家现在不断提倡公司要上市,越来越多优质的资产进入股市,上市不光能够提升公司的名气,还能够让你一夜富。
如果真有想法,我建议你可以去找有经验的运作团队,当然,前提是你得把教育机构先办起来,至少三年连续赢利。”
赵倩被腊梅的话,说得心痒痒的。
出来一趟,在京城开了眼界,看到吴启智在这里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这让赵倩也增强了不少的自信心,觉得原来他们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差,也能办成事。
最重要的事儿子找了一个同样学霸的女朋友,两人如果要在京城生活的话,肯定需要一笔丰厚的启动资金。
为人父母都是为孩子打拼,为家庭打拼,又有腊梅父女成功经验在前,赵倩也动了心思。
腊梅知道培训机构作为教育机构上市并不是梦想,前世新东方、小新星等都在境外上市了。
她提醒二婶说:“如果国内对这方面卡的严,你可以申请去香江或者纽交所上市。”
“怎么?还可以去国外上市?”
赵倩再次被颠覆三观。
腊梅没有实际操作过上市的事,所以其实这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多空白。
和二婶说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输入不够,到要输出的时候有些词穷了。
于是她说:“二婶,具体上市的细节我也不太懂,但是相关的法务团队肯定知道,我也准备好好去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吴振东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他现在还在学校念书,没有法务实践。
对于一个法律从业者来讲,实践比在学校学理论重要多了,所以上市的事,要问吴振东也不靠谱。
赵倩听了很震动。
她感觉之前腊梅和她说的很有道理,女人绝对要独立自主,才能维持在家庭中的地位。
她在办了教育培训机构之后,曾经有一次,吴启亮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开始的时候没告诉她,到处找人借钱。
赵倩知道后,倾其所有,给了丈夫这笔钱,吴启亮大为惊艳,赵倩感受到了赚钱被尊重的价值,才深深体会到腊梅所言不虚。
现在吴家的竹器社要继续扩大规模,吴启亮可能又看不上她的小培训班了。
但是腊梅的话,让赵倩听到了事业发展的方向。
吴启亮见妻子和腊梅谈着创业的事,频频点头,不由笑道:
“京城的眼界真养人,你一来京城之后,心就大了。”
腊梅笑道:“二伯父,你不是也要建设国际化的贸易平台吗?到时候你也同样可以上市融资。”
“不,我们家的竹器社不上市,上市要许多审核手续,我大体知道一些,像我们这种出货,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资金方面等这个工厂建起来之后就不会缺了,所以我不想上市。”
一家人在一起聊的都是生意上的事情。
罗浩坐在长辈中间,并不显得拘谨,随意而放松,因为从小都是邻居,他也经常在两个家里互相串门,并没有拘束感。
罗浩和吴栋梁说的是他外公外婆,吴栋梁夫妻被罗浩说动,决定要在京城多留一阵,一来探访一下老邻居,二来也体验一下在京城的平常生活。
这可是伟大的首都啊,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竟然能在这买房子,而且自己也买了房子,这是夫妻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却在今天变成了现实,他们能不高兴吗?
现在厂里的事情都有吴启亮在,吴栋梁基本上不用出手。
随着年纪渐长,他做竹器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平时就是去厂里指导一下新晋的师傅,自己很少动手干活了。
因此他即便不在,也不会对竹器社有什么影响。
大家当然都支持吴栋梁夫妻留在京城享受。
吴启智更是开心,巴不得二老最好住在京城里。
因为腊梅平时住校,回来后他一个人也觉得挺孤单冷清的,现在如果二老也住在京城,那他心里就不会觉得空荡荡的了。
吴栋梁和颜瑛一个退休,一个处于半退休的状态,被儿子一劝也愿意留下来,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吴启亮夫妻第二天就回家了。
吴栋梁则和颜瑛住在吴启智家。
屋里的装修,吴启亮夫妻交代儿子吴振东和吴启智,让他们看着用最可心的方式。
何鸣给吴启智介绍了一组出色的装修团队。
吴启智那套宅子,装修工费比其它两套多三分之一。
吴启智想着这是他一生在京城买的最后一套房子了,所以也不吝惜钱,全力装修老宅子。
不过就算是他们强给,何鸣也不敢收,这都是未来的亲戚,要是收了,以后还怎么做亲戚?
浩子虽然脱离了罗家,但罗家是不可能不庇护他的。
看罗老四那烂样,罗家的人早就对他失望了,只是因为一时没人能取代他,才暂且忍着。
现在浩子成长得很快,不出三五年,罗老四的地位必会被罗浩所取代,何鸣也是瞎子吃汤圆,心里明白。
何鸣别看在京城没混出样子来,但到底学了些场面上的人情往来,情商还是挺高的,挺能来事的。
吴启智见他这样,也有心拉扯他一把。
来京城后,吴启智认可了腊梅和罗浩的关系,腊梅也告诉他,罗浩和罗老四不对付的事,吴启智就想着也要让何家的人立起来,这样才能摆脱对罗老四的依赖。
罗老四不想做人,吴启智可不会。
房子签下来,来京城最大的事情解决了。
颜瑛和吴栋梁因为家里也没什么操心的事,不用急着走。
但吴启亮夫妻因为各有各的忙活,还是得赶紧回去。
赵倩的培训班,如今已经成了容远县的一块金字招牌,每一班招生都满满的,有些人把孩子塞不进来,还得多方托关系走人情,求赵倩把孩子收下。
针对这种情况,赵倩打算明年再多开两班。
腊梅给二婶的建议是:可以把班办到临县去,采用加盟的方式,教师统一集中培训,确保培训质量。
如此一来,把品牌做大,最终达到上市的目的。
赵倩一听,下巴都要掉下来了,说:
“腊梅,我要能够在县里做个三五载,多赚点钱给振东娶媳妇补贴家用就行了,我可没想说要办什么上市公司。”
“二婶,国家现在不断提倡公司要上市,越来越多优质的资产进入股市,上市不光能够提升公司的名气,还能够让你一夜富。
如果真有想法,我建议你可以去找有经验的运作团队,当然,前提是你得把教育机构先办起来,至少三年连续赢利。”
赵倩被腊梅的话,说得心痒痒的。
出来一趟,在京城开了眼界,看到吴启智在这里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这让赵倩也增强了不少的自信心,觉得原来他们乡下人并不比城里人差,也能办成事。
最重要的事儿子找了一个同样学霸的女朋友,两人如果要在京城生活的话,肯定需要一笔丰厚的启动资金。
为人父母都是为孩子打拼,为家庭打拼,又有腊梅父女成功经验在前,赵倩也动了心思。
腊梅知道培训机构作为教育机构上市并不是梦想,前世新东方、小新星等都在境外上市了。
她提醒二婶说:“如果国内对这方面卡的严,你可以申请去香江或者纽交所上市。”
“怎么?还可以去国外上市?”
赵倩再次被颠覆三观。
腊梅没有实际操作过上市的事,所以其实这方面的知识也有很多空白。
和二婶说的时候,她就觉得自己输入不够,到要输出的时候有些词穷了。
于是她说:“二婶,具体上市的细节我也不太懂,但是相关的法务团队肯定知道,我也准备好好去学习一下这方面的空白。”
吴振东虽然是学法律的,但是他现在还在学校念书,没有法务实践。
对于一个法律从业者来讲,实践比在学校学理论重要多了,所以上市的事,要问吴振东也不靠谱。
赵倩听了很震动。
她感觉之前腊梅和她说的很有道理,女人绝对要独立自主,才能维持在家庭中的地位。
她在办了教育培训机构之后,曾经有一次,吴启亮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开始的时候没告诉她,到处找人借钱。
赵倩知道后,倾其所有,给了丈夫这笔钱,吴启亮大为惊艳,赵倩感受到了赚钱被尊重的价值,才深深体会到腊梅所言不虚。
现在吴家的竹器社要继续扩大规模,吴启亮可能又看不上她的小培训班了。
但是腊梅的话,让赵倩听到了事业发展的方向。
吴启亮见妻子和腊梅谈着创业的事,频频点头,不由笑道:
“京城的眼界真养人,你一来京城之后,心就大了。”
腊梅笑道:“二伯父,你不是也要建设国际化的贸易平台吗?到时候你也同样可以上市融资。”
“不,我们家的竹器社不上市,上市要许多审核手续,我大体知道一些,像我们这种出货,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资金方面等这个工厂建起来之后就不会缺了,所以我不想上市。”
一家人在一起聊的都是生意上的事情。
罗浩坐在长辈中间,并不显得拘谨,随意而放松,因为从小都是邻居,他也经常在两个家里互相串门,并没有拘束感。
罗浩和吴栋梁说的是他外公外婆,吴栋梁夫妻被罗浩说动,决定要在京城多留一阵,一来探访一下老邻居,二来也体验一下在京城的平常生活。
这可是伟大的首都啊,自己的儿子有出息,竟然能在这买房子,而且自己也买了房子,这是夫妻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但是却在今天变成了现实,他们能不高兴吗?
现在厂里的事情都有吴启亮在,吴栋梁基本上不用出手。
随着年纪渐长,他做竹器的速度也慢了下来,平时就是去厂里指导一下新晋的师傅,自己很少动手干活了。
因此他即便不在,也不会对竹器社有什么影响。
大家当然都支持吴栋梁夫妻留在京城享受。
吴启智更是开心,巴不得二老最好住在京城里。
因为腊梅平时住校,回来后他一个人也觉得挺孤单冷清的,现在如果二老也住在京城,那他心里就不会觉得空荡荡的了。
吴栋梁和颜瑛一个退休,一个处于半退休的状态,被儿子一劝也愿意留下来,事情就这么说定了。
吴启亮夫妻第二天就回家了。
吴栋梁则和颜瑛住在吴启智家。
屋里的装修,吴启亮夫妻交代儿子吴振东和吴启智,让他们看着用最可心的方式。
何鸣给吴启智介绍了一组出色的装修团队。
吴启智那套宅子,装修工费比其它两套多三分之一。
吴启智想着这是他一生在京城买的最后一套房子了,所以也不吝惜钱,全力装修老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