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郑芝龙
听了孙老四的话,赵无忌笑了笑,吩咐人取来一个铁皮茶壶,堵住壶口,扔进水中,只见那茶壶在水里上上下下,就是沉不下去。
赵无忌含笑说道,“孙老请看,这铁壶也是钢铁制成,为何就能浮在海上呢?”孙老四听了,讷讷地说不出话。
“这是因为,海水有浮力,是浮力把铁壶托了起来,让它不至沉没,所以只要浮力足够大,钢铁造船是完全可能的。”赵无忌说道。
“师父,既然同样存在浮力,可是为什么铁块会沉没,而铁壶就不会沉没呢?”归庄问道。
“问得好,”赵无忌暗想,阿基米德对不起了,这浮力定律如今是我赵无忌的了,“为师经过研究发现,水中存在浮力,至于这浮力的大小,等于这件物品排出的水的重量。”
“例如纯铁块,它排开了同体积的水,同体积下,水比铁块轻,所以浮力承受不住铁块的重量,铁块会下沉;把铁块打造成铁壶,铁壶会排开数倍于铁块的水,这些水的重量大于铁壶,这样铁壶就不会沉下去,这叫做浮力定律。”赵无忌说道。
说罢,赵无忌现场再度演示了一遍,首先他取回铁壶,又找来一块与铁壶同样重量的铁块,将这两者分别放入一个已经满溢了的大盆中,铁块入水,从大盆中排出了一小杯水;铁壶入水,从大盆中足足排出了一小盆水。
赵无忌指着一小杯水说道:“请看,小杯水的重量远远低于铁块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远远小于铁块重量,所以铁块浮不起来。”
随即,赵无忌又指着那一小盆水说道:“而这一小盆水的重量,远远大于铁壶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大于铁壶重量,所以铁壶能浮起来。”
归庄好奇地上前,取个天平来,把小盆水和铁壶分别放置两端,果然是小盆水更重一些,众人于是都是心悦诚服。
“本官对于造船其实是个门外汉,但是这个浮力定律却是用之四海皆准,本官希望诸位善加利用这个定律,早日造出实用化的铁船来。”赵无忌含笑说道。
宋应星捻着胡子说道:“钢铁能浮于水面的现象,其实据史料记载,古人也曾观察过这种现象,但是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夫虽然也知道此等现象,却也是不知其原因为何,而今赵大人的浮力定律,却将这里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再者,”宋应星顿了一顿,又说道:“钢铁冶炼困难,得来十分不易,而木材则极其容易获得,再加上木材浮力更大,老夫想来,这也是几千年来,铁船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罢。”
归庄也说道:“学生有一倭人朋友,据他说早在五十年前,倭国织田信长时代,便有在木船上覆盖铁板,以抵抗火攻的例子,倭国将这种甲板上盖着铁板的木船称为铁甲船,所以孙老,以铁甲覆盖船体早已有先例。”
“倭国那种船并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舰船的发展方向,乃是整体全部使用钢铁制成的,真正的铁甲船,至于具体该如何研制建造,就要仰仗诸位了。”说罢,赵无忌含笑向宋应星,归庄,孙老四等人看去。
孙老四造了一辈子船,经验早已丰富得不能丰富,他琢磨着赵无忌的浮力定律,越琢磨越有心得,于是弯腰深施一礼,“请大人放心,小老必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所托。”
如今是冬季,天寒地冻之时,大兴土木有些困难,于是这时赵无忌只能安排一些前期的工作下去,按照宋应星顾炎武与孙老四等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先大致勾画出整个船厂的雏形,先把需要的人手筹备齐全。
赵无忌转身看向夏允彝,“夏先生,本官有一事相托,请夏先生雇一些人,把乐安港至青州府城的道路好好地修整一番,本官的要求不高,只需道路平整宽阔即可。”
夏允彝思忖了一下,问道:“大人所说的宽阔,又是多宽?”
赵无忌想了想说道:“道路沿着中线分成两侧,一来一去,每侧可同时供三辆马车并排行驶。”
夏允彝吃了一惊,“我朝从未有如此宽阔之官道,此路造价估计不菲,不知大人为何要把道路修得如此之宽?”
“夏先生,我们要看得远一些,这个港口,将来的繁华可能会远超你我二人之想象,到时经过宝船自海外运来的大量货物和渔产,都要经过这条路,送往我大明各地,修得宽一些,也为将来多留几分余地。”
“至于为何是三条车道,本官打算如此划分,中间为正常行驶车道,右侧为紧急车道,万一有马车坏在路上,便可在紧急车道上修车,左侧为超车道,为那些比较紧急所以行驶较快的马车超车之用,三条车道,各有用途,这样可以大大加强马车的车速。”
夏允彝点头赞叹,“大人深思熟虑,属下佩服。”
孙老四与宋应星等人商讨了一会之后,又过来寻赵无忌,“敢问大人,将来所造之船,在哪里航行,又作何用途,小老也好早点准备木料。”
“哦,”赵无忌闻言不禁怔了一怔,“嗯,本官对造船了解不多,还请孙老为本官分说一番。”
孙老四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般说道:“我大明的海船,基本分成三大种类,第一是广船,因造于广东而出名,善破浪,可航行深水之中;此外还有福船,因造于福建而得名,船有四层,同样可行深水,善破浪;最后一种为沙船,平底,不能破大浪,速度快,适用于北方海域,不知大人打算造哪一种?”
造船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特别耗费钱财和人力,赵无忌如今刚刚起步,人才也需要逐步培养,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想了想之后,赵无忌决定还是先打好根基,徐徐图之比较好。
看着宋应星和归庄等人也围拢了过来,赵无忌想了想,便说道:“孙老,如今事业草创,本官的意思,初始几年什么样的船都可以试探性地造几艘,先造小船,一点一点地为造大船做准备,经费不是问题,在造船的过程中逐步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四五年之后,一步到位,直接造出铁甲船!”
赵无忌又对宋应星说道:“宋先生,宝船的图纸和技术都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料,将来可以尝试性地造上一艘中型宝船,积累经验,培养出大量可用的人才,此外,有关造船用的钢材防锈的问题,也要拜托先生牵头研究了。”
钢铁与木头不同,木头怕烂,钢铁怕锈,既然准备造铁甲船,对钢铁的防锈研究就得早早提上日程,宋应星听了,点头应允下来。
一切都安排下去后,赵无忌背着手,站在山顶望着大海,海浪上时时有白色的海鸥飞过,波涛中几艘小船时隐时现,正在那里撒网捕鱼,浩渺大海的另一侧,该就是辽东半岛,旅顺口和金州如今也被掌握在后金手中,想起后金这个强悍的敌人,赵无忌的心中有些沉重,即将到来的丙子之役,必然又是一场恶战。
福建晋江县,安平镇最大最豪华的府邸中,一棵巨大的高山榕郁郁葱葱,茂密的树枝亭亭如伞,这棵树高达十五六米,在它的身下形成了好大一片树荫,此刻,威震东亚海疆的最大海商,同时也是大明海防总督的郑芝龙,正在这棵大榕树下,悠闲地和几个心腹部将喝着茶。
此刻北方已是寒冬,但是在南方的福建,这里天气却是正好凉爽的温度,让人感觉十分舒服,经过数年的经营,如今的安平镇俨然已成了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
这位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今年不过刚刚三十一岁,他随手将刚刚看完的书信扔到青竹制成的案几上,看着身边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开口说道:“魏国公有书信传来,说道青州知府赵无忌有意与本将见面,据说打算和本将做一笔大生意,你们怎么看?”
郑芝龙话音刚落,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粗豪大汉便瓮声瓮气地说道:“这姓赵的好大口气,大人富可敌国,岁入岂止千万,他又能有什么样的大生意要和大人谈?”
赵无忌含笑说道,“孙老请看,这铁壶也是钢铁制成,为何就能浮在海上呢?”孙老四听了,讷讷地说不出话。
“这是因为,海水有浮力,是浮力把铁壶托了起来,让它不至沉没,所以只要浮力足够大,钢铁造船是完全可能的。”赵无忌说道。
“师父,既然同样存在浮力,可是为什么铁块会沉没,而铁壶就不会沉没呢?”归庄问道。
“问得好,”赵无忌暗想,阿基米德对不起了,这浮力定律如今是我赵无忌的了,“为师经过研究发现,水中存在浮力,至于这浮力的大小,等于这件物品排出的水的重量。”
“例如纯铁块,它排开了同体积的水,同体积下,水比铁块轻,所以浮力承受不住铁块的重量,铁块会下沉;把铁块打造成铁壶,铁壶会排开数倍于铁块的水,这些水的重量大于铁壶,这样铁壶就不会沉下去,这叫做浮力定律。”赵无忌说道。
说罢,赵无忌现场再度演示了一遍,首先他取回铁壶,又找来一块与铁壶同样重量的铁块,将这两者分别放入一个已经满溢了的大盆中,铁块入水,从大盆中排出了一小杯水;铁壶入水,从大盆中足足排出了一小盆水。
赵无忌指着一小杯水说道:“请看,小杯水的重量远远低于铁块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远远小于铁块重量,所以铁块浮不起来。”
随即,赵无忌又指着那一小盆水说道:“而这一小盆水的重量,远远大于铁壶的重量,也就是说浮力大于铁壶重量,所以铁壶能浮起来。”
归庄好奇地上前,取个天平来,把小盆水和铁壶分别放置两端,果然是小盆水更重一些,众人于是都是心悦诚服。
“本官对于造船其实是个门外汉,但是这个浮力定律却是用之四海皆准,本官希望诸位善加利用这个定律,早日造出实用化的铁船来。”赵无忌含笑说道。
宋应星捻着胡子说道:“钢铁能浮于水面的现象,其实据史料记载,古人也曾观察过这种现象,但是皆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老夫虽然也知道此等现象,却也是不知其原因为何,而今赵大人的浮力定律,却将这里的道理说得明明白白。”
“再者,”宋应星顿了一顿,又说道:“钢铁冶炼困难,得来十分不易,而木材则极其容易获得,再加上木材浮力更大,老夫想来,这也是几千年来,铁船一直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罢。”
归庄也说道:“学生有一倭人朋友,据他说早在五十年前,倭国织田信长时代,便有在木船上覆盖铁板,以抵抗火攻的例子,倭国将这种甲板上盖着铁板的木船称为铁甲船,所以孙老,以铁甲覆盖船体早已有先例。”
“倭国那种船并不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舰船的发展方向,乃是整体全部使用钢铁制成的,真正的铁甲船,至于具体该如何研制建造,就要仰仗诸位了。”说罢,赵无忌含笑向宋应星,归庄,孙老四等人看去。
孙老四造了一辈子船,经验早已丰富得不能丰富,他琢磨着赵无忌的浮力定律,越琢磨越有心得,于是弯腰深施一礼,“请大人放心,小老必全力以赴,不负大人所托。”
如今是冬季,天寒地冻之时,大兴土木有些困难,于是这时赵无忌只能安排一些前期的工作下去,按照宋应星顾炎武与孙老四等人商量出来的结果,先大致勾画出整个船厂的雏形,先把需要的人手筹备齐全。
赵无忌转身看向夏允彝,“夏先生,本官有一事相托,请夏先生雇一些人,把乐安港至青州府城的道路好好地修整一番,本官的要求不高,只需道路平整宽阔即可。”
夏允彝思忖了一下,问道:“大人所说的宽阔,又是多宽?”
赵无忌想了想说道:“道路沿着中线分成两侧,一来一去,每侧可同时供三辆马车并排行驶。”
夏允彝吃了一惊,“我朝从未有如此宽阔之官道,此路造价估计不菲,不知大人为何要把道路修得如此之宽?”
“夏先生,我们要看得远一些,这个港口,将来的繁华可能会远超你我二人之想象,到时经过宝船自海外运来的大量货物和渔产,都要经过这条路,送往我大明各地,修得宽一些,也为将来多留几分余地。”
“至于为何是三条车道,本官打算如此划分,中间为正常行驶车道,右侧为紧急车道,万一有马车坏在路上,便可在紧急车道上修车,左侧为超车道,为那些比较紧急所以行驶较快的马车超车之用,三条车道,各有用途,这样可以大大加强马车的车速。”
夏允彝点头赞叹,“大人深思熟虑,属下佩服。”
孙老四与宋应星等人商讨了一会之后,又过来寻赵无忌,“敢问大人,将来所造之船,在哪里航行,又作何用途,小老也好早点准备木料。”
“哦,”赵无忌闻言不禁怔了一怔,“嗯,本官对造船了解不多,还请孙老为本官分说一番。”
孙老四扳着指头,如数家珍般说道:“我大明的海船,基本分成三大种类,第一是广船,因造于广东而出名,善破浪,可航行深水之中;此外还有福船,因造于福建而得名,船有四层,同样可行深水,善破浪;最后一种为沙船,平底,不能破大浪,速度快,适用于北方海域,不知大人打算造哪一种?”
造船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特别耗费钱财和人力,赵无忌如今刚刚起步,人才也需要逐步培养,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想了想之后,赵无忌决定还是先打好根基,徐徐图之比较好。
看着宋应星和归庄等人也围拢了过来,赵无忌想了想,便说道:“孙老,如今事业草创,本官的意思,初始几年什么样的船都可以试探性地造几艘,先造小船,一点一点地为造大船做准备,经费不是问题,在造船的过程中逐步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四五年之后,一步到位,直接造出铁甲船!”
赵无忌又对宋应星说道:“宋先生,宝船的图纸和技术都是最宝贵的学习资料,将来可以尝试性地造上一艘中型宝船,积累经验,培养出大量可用的人才,此外,有关造船用的钢材防锈的问题,也要拜托先生牵头研究了。”
钢铁与木头不同,木头怕烂,钢铁怕锈,既然准备造铁甲船,对钢铁的防锈研究就得早早提上日程,宋应星听了,点头应允下来。
一切都安排下去后,赵无忌背着手,站在山顶望着大海,海浪上时时有白色的海鸥飞过,波涛中几艘小船时隐时现,正在那里撒网捕鱼,浩渺大海的另一侧,该就是辽东半岛,旅顺口和金州如今也被掌握在后金手中,想起后金这个强悍的敌人,赵无忌的心中有些沉重,即将到来的丙子之役,必然又是一场恶战。
福建晋江县,安平镇最大最豪华的府邸中,一棵巨大的高山榕郁郁葱葱,茂密的树枝亭亭如伞,这棵树高达十五六米,在它的身下形成了好大一片树荫,此刻,威震东亚海疆的最大海商,同时也是大明海防总督的郑芝龙,正在这棵大榕树下,悠闲地和几个心腹部将喝着茶。
此刻北方已是寒冬,但是在南方的福建,这里天气却是正好凉爽的温度,让人感觉十分舒服,经过数年的经营,如今的安平镇俨然已成了郑芝龙拥兵自守的军事据点和海上贸易基地。
这位东亚海域举足轻重的人物,今年不过刚刚三十一岁,他随手将刚刚看完的书信扔到青竹制成的案几上,看着身边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兄弟,开口说道:“魏国公有书信传来,说道青州知府赵无忌有意与本将见面,据说打算和本将做一笔大生意,你们怎么看?”
郑芝龙话音刚落,一个满脸大胡子的粗豪大汉便瓮声瓮气地说道:“这姓赵的好大口气,大人富可敌国,岁入岂止千万,他又能有什么样的大生意要和大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