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清歌荀令_第168章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若是不提前说明,只怕到时候送出去一具尸体的可能性比较大。
  当兵打仗这么多年来,仲德的性子也是越来越难以捉摸了。
  “这些天还有其他重要的事情,王司徒那边就交给荀彧来做吧。”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好,今天讲一个悲伤的故事,电脑打不开了,番外都在电脑里,后悔当初没有把番外发出来怎么办,感觉完结电脑都打不开怎么破⊙?⊙!
  第127章
  招揽人手这种事情荀彧干的不少, 劝人离开朝堂却还是第一次。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难做的事情,王允一向对他们看不顺眼, 就算如今整个朝廷都是靠着他们家主公过活, 连落脚之地都是他们分出来的, 王司徒也没有任何寄人篱下的感觉。
  毕竟在他眼里,皇帝母族乃是王氏,虽然和他隔的远, 但那也是一个姓氏,天下都是皇帝的, 就算如今乱了也总会好起来。
  和王允不一样, 卢植等一心向着皇帝的老臣看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便主动递上奏折表明了态度, 他们也算是看着小皇帝长大的了, 现在这个样子,也说不准禅位究竟是对是错。
  但是他们也猜得到, 等曹操将四周边郡都打下来之后皇帝还是这个样子,到时就算小皇帝不想退位也不可能了。
  与其到时候连命都保不住,小皇帝如今的做法倒也符合人之常情。
  不知道旁边人都想了些什么, 一心只想将皇位丢给上天选中之人的小皇帝浑身轻松,收拾了东西就要离开许昌行宫。
  听说昌邑那边被治理的特别好, 被神仙荀先生亲自打理的地方, 一定要过去看看。
  再说了, 去那儿他们也放心,他只是个乖巧听话的退位皇帝,什么也做不了, 只是去玩玩而已。
  小皇帝的想法非常明显,他如今只是一个闲人,身边有没有人跟着都行,只要不和以前一样被拘束在一个地方出不去,其他都不是问题。
  收拾了东西和曹操打声招呼说禅位大典之前就会回来,无事一身轻的小皇帝就这么悄无声息瞒着朝中大臣离开了许昌。
  主动揽下说服王允远离朝堂的荀彧没有闲着,第二天便直接去了司徒府。
  王允年纪大了,如果真的让程昱去......
  算了,还是他来吧,至少他不会直接见血。
  想了一下自己和程昱的不同,荀彧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自己还是不够心狠,毕竟直接动刀子什么实在有失文人风范。
  在他手中,不见血也有很好的方法让王司徒就范啊!
  小皇帝的意思已经明了,朝中形势也明朗了起来,不管怎么说,如今朝中大部分人都不能留着。
  就算留下,官居原位也不可能。
  他们如今只是大致讨论了一下朝中多少人能用,具体事情还是等其他人都到了再说,现在要紧的不是这些,而是那些恨不得死谏的大臣。
  生为汉臣,陛下竟然将江山拱手让人,实在是愧对列祖列宗!
  明面上都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但是他们私底下究竟是怎么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司徒府上一片死气沉沉,王允看着送至眼前的帛书,抬了抬眼皮直接连托盘一起打落在地上。
  他是大汉司徒,三公之一,不管陛下要不要禅位,他也是地位尊崇劳苦功高的大臣,两句话就想把他打发到朝堂之外,曹操未免想的太简单了。
  阴狠的看着地上杂乱的东西,王允起身穿好朝服收拾好自己,然后就要进宫面圣。
  只要他曹操现在还不是皇帝,事情就还有转机。
  “大人,荀侍中的拜贴还在......”
  身旁的谋士急忙走来,看王允要出门慌忙拦了下来。
  这拜贴是昨日送来的,大人这时进宫,岂不是直接将荀侍中晾在府中?
  今时不同往日,荀侍中乃曹大将军身边红人,这么做实在有些不妥。
  “荀彧?哼,扔了便是!”
  脚步顿了一下,王允冷哼一声就要接着出去,有什么事情等他回来再说。
  如今皇帝还在,看谁敢直接让他“告老还乡”!
  “可是大人,荀侍中如今已经在厅中等候。”焦急的再次将王允挡住,谋士将地上的帛书捡了起来,“方才已经有人前来通报,大人可是忘了?”
  看王允完全没有荀彧就在这里的知觉,谋士摇了摇头,慌忙再提醒了一遍。
  司徒大人怕是只顾着诏书里的东西,根本就没注意他刚才说的什么。
  将这东西送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昨日递过拜贴的荀文若。
  眉头皱的死紧,王允黑着脸甩了甩袖子,最终还是停下了出去的脚步。
  “既然如此,便看看他们还有什么招数。”
  摆手招来旁边侯着的仆从,王允低声安排了些什么,然后冷笑着朝着会客厅而去。
  总归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可顾忌的了,大不了......
  他当年能差点儿取了荀彧性命,现在自然也能,逼急了他什么都能做出来。
  会客厅中,荀彧悠哉悠哉坐在那里给自己倒着茶水,一身青衣身姿挺拔眉眼带笑看上去不像是要处理政事,反而像是在流水山间修身养性的隐士一般。
  不过,荀彧淡定自若在这儿喝茶,身后的亲兵可就没这份耐性了。
  他们虽然没有和王司徒打过交道,但是听留在许昌的同僚们说,这里可不是什么安全的地界儿。
  听说之前王司徒还对他们先生不利,也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不管怎么样,小心一点儿总没有坏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