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得了吧你!”比起君臣,裴清殊和公孙明私底下相处的时候更像是兄弟。见公孙明这般吹牛皮,裴清殊便在他肩上推了一下,“孟家的小六朕也是见过的好吗?那孩子相貌如此出众,该当是你追在人家后头跑才对吧!”
  “您怎么不信呀!”公孙明无奈地说道:“等回头有机会,我一定要让她亲口告诉您,我们两个是谁先看上的谁!”
  裴清殊见他言语之间,似乎的确很满意孟六姑娘的样子,心口的一块石头也算是终于落了地。
  只是和所有人一样,得知公孙明定亲之后,他第一个想起的是左三姑娘该怎么办。
  不过在这个时候提起左三姑娘,就显得太煞风景了。所以裴清殊什么多余的话也没说,只是恭喜公孙明,终于脱离“老光棍”行列。
  公孙明看着裴清殊一脸欣慰的笑容,颇有些受不了地说道:“皇上,您别露出一副嫁女儿了的表情好不好!臣都说了,臣起码还有两年才能成婚呢!”
  裴清殊故意逗他:“朕就是高兴,朕的小阿明终于长大了。”
  “皇上!!”公孙明快受不了了,“您就别逗我啦,还是说说正事儿吧。这是华文书社这一季的分红,请您过目。”
  不得不说,左三的确是个能干的姑娘。现在华文书社除了最基本的话本连载、出版等业务之外,还将许多畅销书和经典书籍翻译成了外文,在其他国家销售。除此之外,他们还修订和印刷了许多不同系列的精装版书籍,受众非常广,从大家闺秀到备考的秀才,华文书社出品的书籍,几乎是人手一本。
  裴清殊看了那个数字之后,满意地点点头道:“不错,朕现在最缺的就是银子。”
  公孙明露出一个复杂的表情来:“臣知道现在国库空虚,不过这些都是您私人的收入,您不会打算做一个史上最无私的皇帝,将自己的私库和国库合并吧?”
  “不是,朕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裴清殊说道:“卢先生前几日来见朕,说是在京城呆得久了,想和孟师母出去转一转。你也知道,他和孟师母都是不羁的性子,手上也没什么银子。朕打算资助他们,在江南一带建立几家如归楼的分店,然后让卢先生带头,举行各种清谈,以重振江南文坛。”
  裴清殊口中的卢先生,指的是为他启蒙音律的名士卢维。
  卢维少年成名,但无心官场,在文人中的声望很高。
  当初裴清殊当上太子时,能得到天下文人的拥护,卢维可谓功不可没。
  公孙明听了,点点头道:“这个主意倒是不错。自打前年江南那边出了个‘天道会’之后,这两年江南文坛人心惶惶,都没有什么好文章问世了。如果卢先生去了江南,想必江南文坛将会是另外一番天地。”
  “而且马上就要改元了。改元之后,就是恩科。”裴清殊眼含期待地说道:“希望卢先生能帮朕多选几个好苗子出来。”
  新帝登基,最缺的就是人手。而江南,向来是人才辈出之地。如果就这么一直沉寂下去的话,实在太可惜了。
  公孙明很有信心地说:“一定会的。不过卢先生和卢夫人去了江南之后,他们的独子邵儿该怎么办呢?可是要住到孟府?”
  卢维的夫人孟氏,是永昌伯府的姑小姐,也就是公孙明未婚妻孟六小姐的亲姑姑。
  听公孙明这么说,裴清殊忍不住打趣他:“果然是要做人家女婿的人了,现在就开始操心岳父家的家事了。”
  公孙明向来是个把人家打趣得满脸通红的主儿,现在听裴清殊这么说,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皇上就别笑话臣了好不好!”
  裴清殊笑笑: “这件事朕还没有和卢先生谈过,等回头得空,召他进宫再议吧。”
  公孙明点点头,不知想起什么,突然收起了笑容:“皇上知道我定亲的事情都这样高兴,不知阿煦听说之后会是什么反应……”
  公孙明和傅煦都是裴清殊的伴读,他们几个还有裴清殊的奶兄弟赵虎,可以说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几个人一起上课,一起学习,一起长大,一起筹谋,助裴清殊登上皇位,感情深厚,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
  一想到傅煦现在生死未卜,公孙明心里就觉得非常不踏实。
  裴清殊也是一样,时时担心着傅煦和老九。
  他和赵虎说好,一旦找到傅煦他们,就立马让人给他送信。可是现在好些天过去了,他还是没有收到来自赵虎的好消息……
  第23章
  虽说现在裴清殊心里也没底,但他还是振奋起精神来, 鼓励公孙明:“阿明, 你也别太担心了。阿煦他们吉人自有天相, 不会有事的。”
  “皇上, 臣想再从璇玑堂里派出几个人,去寻找阿煦他们。不是我信不过虎子,只是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
  虽说璇玑堂当初主要是由赵虎创立的,不过公孙明在后期赵虎忙着考武举的时候,曾经接手过璇玑堂一段时间。
  后来他们就明确了分工,由赵虎负责培养影卫和死士, 公孙明和卢维的夫人孟氏则负责调教一些细作。
  这些人有的像是影子一样活着, 神出鬼没, 有些人则是以普通人的身份生活着,在需要时才会去完成任务。
  裴清殊能入主东宫,坐上太子之位,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人物功不可没。
  而在他继位之后, 这些人还在发光发热, 继续为裴清殊做事。
  裴清殊听了公孙明的提议之后,自然没有反对。毕竟他和公孙明一样,都非常担心傅煦他们的安全。
  和赵虎不同的是,公孙明没有派出什么武功高强的死士,而是选择派出一个名叫绿萼的歌女,去打听傅煦的下落。
  “阿煦他们最后出现的地点, 是在安徽省的怀安县。正常来说,他们会沿着这条路线回京。”公孙明对着地图画了一下,“所以你们可以从这附近去找。”
  公孙明说完之后,见绿萼没反应,便抬起头好奇地看了绿萼一眼:“还有什么疑问吗?”
  绿萼如梦初醒一般,连忙说道:“没有!”
  公孙明点点头,正要将地图收起来,却听绿萼低声说道:“公孙公子……”
  “嗯?”公孙明漫不经心地应了一声。
  “我听人说……您要和孟家的六小姐定亲了?”
  公孙明意外地挑了挑眉,颇有些诧异地看向绿萼。
  绿萼连忙低下头道:“公子不必回答绿萼,是绿萼逾越了!”
  公孙明的嘴唇动了动,似乎有什么话想说,但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
  尽管现在,宫中在裴清殊的带领之下节俭之风盛行,但年关将至,后宫里难免要准备一番。
  皇后的身子渐渐重了,又要照顾冬儿,所以迎接新年的重任,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傅裕妃和钟娴妃的肩上。
  皇后刚怀孕那会儿,因为娴妃有过代掌王府后院的经验,所以在宫务这方面还是以娴妃为主,裕妃为辅的。
  不过几个月下来,在傅太后的帮助之下,裕妃已经渐渐地上了手。现在娴妃便经常称病,很多事都交给裕妃去做了。
  傅太后所居的慈安宫里,裕妃一边咔嚓咔嚓地磕着干果,一边对傅太后说道:“姑姑,我现在是越来越搞不懂这个娴妃了。当初皇后让她跟我一块儿管宫务,我还以为她肯定要和我争上一番呢。谁知道她现在却见天儿地称病……新年要准备的事情那么多,我一个人怎么忙得完嘛!”
  傅太后哭笑不得地说道:“你这孩子,先前皇后让娴妃和你一起管,你不乐意,觉得人家皇后防着你。现在娴妃不跟你抢,你还不乐意,觉着事情多,忙不完。你倒是说说看,你到底想要怎么样啊?”
  裕妃眨眨眼,竟然呆呆地说:“我也不知道……”
  “你啊,真是个孩子。”傅太后无奈地说道:“这样吧,回头本宫和皇后商量一下,就说年关事多,从妃嫔里头再挑一个出来帮衬你,这样如何?”
  “还挑什么呀,惠贵人不就挺好的吗。”现在惠贵人没事儿就会抱着大公主去琼华宫给裕妃看,裕妃特别喜欢晴姐儿,所以爱屋及乌,和惠贵人的关系越发亲近了。
  傅太后摇摇头道:“惠贵人位份太低了,选她不合适。要么嘉贵嫔,要么魏僖嫔,等本宫再和皇后商量一下吧。”
  裕妃微微嘟起嘴巴,不大情愿地“哦”了一声。
  就在后宫妃嫔们准备迎接新年的时候,裴清殊也在为了新年做准备——
  腊月二十六日,裴清殊这个皇帝就要封笔、封玺了,直到正月初一的元旦大典上,他才会重新开笔、开玺。
  所以赶在腊月二十六之前,裴清殊必须把延和二十七年重要的政务全都处理完毕,这样才有心思和精力去迎接新年。
  内阁侍读学士陈起和户部侍郎贾昂他们,已经根据实际情况,草拟出了新的官员俸禄制度。
  根据裴清殊的指示,低级官吏的俸禄涨幅,要远大于三品以上的高级官吏。比如正九品官员的俸禄,从以前的三十两一年,提高至六十两一年,直接翻了倍。
  一品、二品官员,由于他们经常得到皇帝的封赏,所以在俸禄方面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一般来说,这类高官的家底都比较丰厚,也不是指望着俸禄过日子的。
  裴清殊对陈起和贾昂他们拟定的草案进行了些许的修改之后,此事就算是敲定了。
  涨薪一事,几乎是没经过什么争论,就直接在大朝会上一致通过了——哪个官员会傻到反对皇帝给自己提高俸禄呢?
  不过与此同时,他们也意识到,新帝对明年改元之后的税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
  不然皇帝哪里拿得出那么多钱,去给官员们涨俸呢?
  许是拿人手软,许多原本不看好税制改革的大臣,现在都开始反过来变成税制改革的拥护者了。
  除了这件事情之外,礼部还赶在改元之前,给林太后的父亲、裴清殊的外公拟定了一个封号——顺勤伯。
  裴清殊想过了,太上皇说的没错,虽说在他上位的过程当中,林太后的娘家没起过什么作用,但从孝道的角度来讲,他登基做了皇帝,就是要封赏自己生母的娘家。
  这一点的确是他疏忽了不假。
  但要让裴清殊直接把他的外祖父封成国公,让林家人和傅太后的娘家荣国公府平起平坐,裴清殊是绝对办不到的。毕竟林家的底蕴和傅家比起来,实在是差太多了。
  所以最后,他比照皇后的父亲宋尧的爵位,给他的外公封了一个顺勤伯,并且赶在雍定元年到来之前,给林家赐了一个新的府邸。
  对此,林家人是非常满足的。
  林家人有一点好,就是他们虽然帮不上裴清殊什么忙,但也尽量不拖后腿。
  当年裴清殊的生母林太后宠冠后宫的时候,多少人盯着林家,想找出林家的错处来,可都没有抓到什么林家人的把柄。
  光是从这一点考虑,裴清殊就觉得封赏林家不亏。
  至于起用四皇子一事,裴清殊最终决定封他为监察御史,等年关一过,就让老四离开京城,去地方巡视郡县,监察地方官员。
  虽说当初淮阳大长公主大张旗鼓地跑去宫里告御状,使得京城贵族圈子里的人几乎全都知道了老四和左氏的事情,不过俗话说得好,家丑不可外扬,尤其是皇家。
  现在的太上皇、当初的皇帝在事发之后,虽然将老四的官位、爵位一撸到底,在外却是极力维护老四的名声,或者说是皇家的尊严。
  当时他甚至还下过圣旨,严禁任何人在公众场所议论皇室的家事,还抓了两个大嘴巴的世家子弟打了一顿板子。
  因此这件事情只是在京城广为人知而已。出了京城,知道的人虽然有,但是并不多。
  所以裴清殊认为,把老四外放,比将他留在京里办差更好。
  这样一来,还能避免老四和宋池经常见面。
  不然这两个人同朝为官的话……真是想一想都觉得尴尬。
  关于重新启用四皇子一事,裴清殊怕宋池知道后一下子接受不了,所以在办公的间隙,他亲自和宋池提起了此事。
  出乎意料裴清殊的是,宋池表现得很平静,甚至像是早就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天一样。
  其实宋池身为淮阳大长公主的儿子,是和裴清殊、四皇子都有血缘关系的表哥,他们都是亲戚。
  只是宋池和裴清殊的年纪差距比较大,他们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不多,所以感情基础不如四皇子跟裴清殊那么深厚罢了。
  不过现在,裴清殊听宋池说了才知道,原来早年四皇子和宋池的关系还算不错。这对表兄弟是从宋池和左氏订婚之后,关系才变僵的。
  “其实臣一直都知道逍儿心里有一个人,那个人就是钦墨。”提起他这辈子最大的伤疤时,宋池已经能用一种温和从容的语气说起了,“但臣知道,钦墨不可能娶她。所以臣不肯取消婚约,而是一直抱着一线希望,希望有一天能打动逍儿,让她忘了钦墨。”
  宋池的这份深情,连裴清殊听着都要被他所感动了。
  谁知宋池却道:“但在这段感情里,臣并不是完全光明磊落。”
  裴清殊诧异地微微挑眉:“哦?这话怎么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