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7章 天生高产的神种
第八百二十四章天生高产的神种
为了赶时间,南荒大部分国君、公子、国相都没有讲究排场,没有军队随行保护,大多数只是随身带来炼气士强者护送,马不停蹄,匆匆赶往熙都。
姚云给了三天期限,然而第二天傍晚南荒各国便悉数抵达熙国境内,在熙国军队的保护下,南荒各国国君提前赶到熙都。
说起来,南荒不少诸侯国离熙国较远,三天赶来时间紧张,免不了一路施展秘术或是骑乘凶兽辛劳赶路。
这一路赶下来,即便对于跑生活的商贾来说都颇为不易,更何况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各国王室贵人。
然而,这一次,各国国君、公子心中却没有丝毫怨言,反而甘之如饴。
熙国新品种的庄稼他们不清楚,可是一年两熟、产量奇高的膏稻他们却是眼前见证了,眼下第二波膏稻成熟,正是求购种子的时候,这时候谁不上赶着来,那就真的是昏聩无能。
事实上,还真有几个国家没有来,姚云也没有在意。
是别人求他,不是他求别人。
等到明年春天播种,大家种上了一年两熟的膏稻,那些不上道的诸侯后悔也来不及。
君不见与熙国势同水火的楚侯、出云伯这时候都屁颠屁颠赶来熙都,对着姚云寒暄讨好,极尽巴结之能事。
出云伯:“熙侯,南荒诸国国君来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去看看膏稻了,不知下半年熙国耕种了多少暮膏稻...呵呵呵呵~”
楚侯:“出云伯~现在要喊方伯了,你怎么回事。”
出云伯懊恼道:“哦哦~孤一时改不过来,还请方伯见谅,孤对方伯那是钦佩不已,有方伯照应我们,赐下良种,日后南荒百姓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再无饥饿。”
吴侯:“说的好,熙侯胸怀天下,心系百姓,这份气度与胸襟,~熙侯不愧是仁德圣君帝熙之后,孤佩服!”
越侯:“...”
......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一见到姚云,四人态度迥然,对着姚云一阵恭维,说好话,态度之谦卑友好,令人咋舌。
若是前几年,南荒四位最有权势的国君恭维讨好,姚云怕是早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是眼下,姚云却是极其坦然。
四位国君无非就是先前交恶于他,担心他在膏稻种子上蓄意为难、打压。
可惜,四位国君眼界太低了,推广高产种子,革新农事、造福天下兆民本就是姚云的目标,岂会因为区区四位诸侯而改变初衷。
不值得!
想找回场子,姚云有的是法子。
想到这,姚云打断了喋喋不休恭维他的诸位国君,冲着殿中一众国君笑道:
“诸位国君放心,膏稻种子搓搓有余,不会少了任何一家,种子价格也是一视同仁,公平公开,孤不会因昔日纠葛而以公谋私,打击报复。”
姚云说的掷地有声,言之凿凿。
有了姚云的保证,原本心中还有些顾虑的国君这会算是大石落地,整个人轻松不少,一时间,殿中氛围越发和谐。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听闻,一个个面面相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姚云竟然丝毫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
良久,觥筹交错间,楚侯心神入密对着吴侯、越侯、出云伯感慨道:
“熙侯与我们不一样了,我们还拘泥于一隅之地,小打小闹,而他眼中已然是整个天下了!”
......
翌日,南荒一众国君在熙国军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赶往赤水河两岸。
关于膏稻种子,昨晚在凤皇殿中就大致谈妥,几乎南荒所有国君都向姚云提出了购买种子的意向。
有的国君锐意进取,迈的步伐大,大肆购买;有的国君稳重保守,只购买了少量膏稻种子尝试。
事实上,双方基本已经谈妥,今日亲自赶往赤水河平原,无非就是看看熙国的膏稻是不是和上次一样丰收。
今年赤水河两岸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是个丰收年,当着南荒各国国君面,姚云命甲士当场收割了三亩第二季膏稻。
打谷,一番称量后,三亩膏稻亩产当场公布:五石六斗、六石二斗,五石八斗。
见到这一幕,南荒各国国君喜上眉梢,心中仅存的担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上半年高产的膏稻并非绝响,而是能够普遍实现。
“这膏稻竟真的是一年两熟,亩产五六石,太不可思议了!”出云伯喃喃自语,眸中满是惊喜之色。
与鬼域一战,他出云国可是伤筋动骨,刚刚一脚迈入侯国之列,结果一仗打下来元气大伤又跌回伯国之列,这时候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若有了高产的粮食,百姓安居乐业,何愁国运衰
怀着出云伯一样心思的诸侯不在少数,看着上半年刚刚收获一茬的地里又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气象,所有人脸上满怀希望,憧憬来年他们国家也能复制这份盛景。
一时间,南荒一众国君齐刷刷望向姚云,目光灼灼,炽热无比:
“熙侯(方伯),无论多少钱,还请卖予我。”
姚云原本优哉游哉地看着农夫、军中将士们收割稻子,一转头,这才发现各国国君目光炽热,就像是饿疯的野狼一般。
南荒各国国君对膏稻种子感兴趣,姚云自然乐的如此。
不过膏稻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亩产五六石。
在熙国可以,南荒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因此,姚云不得不给一众国君泼一盆冷水了。
“诸位国君,膏稻种子卖于你们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孤话说在,并不是什么地方的膏稻都能亩产五六石,孤这里能高产,可是你们若是带回去也许只能亩产三四石,甚至两三石,膏稻并非高产的品种,事实上他与寻常稻种相差无几。”
“这...”
一众国君听闻此言,兴奋之色顿时消失大半,一个个显露沉思。
这时候楚侯站出来道:“熙侯,若是我们购买【当康金壤】不知能否向熙国一样亩产五六石?”
姚云摇头:“用了【当康金壤】产量自然大增,不过施肥只是一方面,想要粮食高产,深耕灌溉,施肥除草、除虫日照等等缺一不可,孤大兴水利灌溉,国中百姓擅长耕种,这才有平均亩产五六石。”
一众国君闻言苦笑不已,羡慕不已。
谁都知道水利兴国,可是修渠建坝劳民伤财,百姓难以承受繁重徭役,他们家底没有熙国厚实,只能循序渐进。
吴侯叹息一声,感慨道:“即便亩产两三石,可是一年两熟,相比起往年,粮食产量也翻倍了,已经足够了,不是谁都能向熙国庄稼这般高产!”
越侯深以为然点点头:“嗯,的确是这个理,凡间哪有天生高产的神种,知足了,知足了!”
“越侯,此言差矣,你怎知凡间没有天生高产的神种?”这时候,姚云站了出来,自信从容。
“熙侯,你见过?”
“不,孤种了!”
为了赶时间,南荒大部分国君、公子、国相都没有讲究排场,没有军队随行保护,大多数只是随身带来炼气士强者护送,马不停蹄,匆匆赶往熙都。
姚云给了三天期限,然而第二天傍晚南荒各国便悉数抵达熙国境内,在熙国军队的保护下,南荒各国国君提前赶到熙都。
说起来,南荒不少诸侯国离熙国较远,三天赶来时间紧张,免不了一路施展秘术或是骑乘凶兽辛劳赶路。
这一路赶下来,即便对于跑生活的商贾来说都颇为不易,更何况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各国王室贵人。
然而,这一次,各国国君、公子心中却没有丝毫怨言,反而甘之如饴。
熙国新品种的庄稼他们不清楚,可是一年两熟、产量奇高的膏稻他们却是眼前见证了,眼下第二波膏稻成熟,正是求购种子的时候,这时候谁不上赶着来,那就真的是昏聩无能。
事实上,还真有几个国家没有来,姚云也没有在意。
是别人求他,不是他求别人。
等到明年春天播种,大家种上了一年两熟的膏稻,那些不上道的诸侯后悔也来不及。
君不见与熙国势同水火的楚侯、出云伯这时候都屁颠屁颠赶来熙都,对着姚云寒暄讨好,极尽巴结之能事。
出云伯:“熙侯,南荒诸国国君来的差不多了,是不是可以去看看膏稻了,不知下半年熙国耕种了多少暮膏稻...呵呵呵呵~”
楚侯:“出云伯~现在要喊方伯了,你怎么回事。”
出云伯懊恼道:“哦哦~孤一时改不过来,还请方伯见谅,孤对方伯那是钦佩不已,有方伯照应我们,赐下良种,日后南荒百姓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再无饥饿。”
吴侯:“说的好,熙侯胸怀天下,心系百姓,这份气度与胸襟,~熙侯不愧是仁德圣君帝熙之后,孤佩服!”
越侯:“...”
......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一见到姚云,四人态度迥然,对着姚云一阵恭维,说好话,态度之谦卑友好,令人咋舌。
若是前几年,南荒四位最有权势的国君恭维讨好,姚云怕是早就飘飘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可是眼下,姚云却是极其坦然。
四位国君无非就是先前交恶于他,担心他在膏稻种子上蓄意为难、打压。
可惜,四位国君眼界太低了,推广高产种子,革新农事、造福天下兆民本就是姚云的目标,岂会因为区区四位诸侯而改变初衷。
不值得!
想找回场子,姚云有的是法子。
想到这,姚云打断了喋喋不休恭维他的诸位国君,冲着殿中一众国君笑道:
“诸位国君放心,膏稻种子搓搓有余,不会少了任何一家,种子价格也是一视同仁,公平公开,孤不会因昔日纠葛而以公谋私,打击报复。”
姚云说的掷地有声,言之凿凿。
有了姚云的保证,原本心中还有些顾虑的国君这会算是大石落地,整个人轻松不少,一时间,殿中氛围越发和谐。
吴楚越、出云四国国君听闻,一个个面面相觑,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姚云竟然丝毫没有为难他们的意思。
良久,觥筹交错间,楚侯心神入密对着吴侯、越侯、出云伯感慨道:
“熙侯与我们不一样了,我们还拘泥于一隅之地,小打小闹,而他眼中已然是整个天下了!”
......
翌日,南荒一众国君在熙国军队的护送下,浩浩荡荡赶往赤水河两岸。
关于膏稻种子,昨晚在凤皇殿中就大致谈妥,几乎南荒所有国君都向姚云提出了购买种子的意向。
有的国君锐意进取,迈的步伐大,大肆购买;有的国君稳重保守,只购买了少量膏稻种子尝试。
事实上,双方基本已经谈妥,今日亲自赶往赤水河平原,无非就是看看熙国的膏稻是不是和上次一样丰收。
今年赤水河两岸风调雨顺,庄稼长势喜人,是个丰收年,当着南荒各国国君面,姚云命甲士当场收割了三亩第二季膏稻。
打谷,一番称量后,三亩膏稻亩产当场公布:五石六斗、六石二斗,五石八斗。
见到这一幕,南荒各国国君喜上眉梢,心中仅存的担忧也消失的无影无踪——上半年高产的膏稻并非绝响,而是能够普遍实现。
“这膏稻竟真的是一年两熟,亩产五六石,太不可思议了!”出云伯喃喃自语,眸中满是惊喜之色。
与鬼域一战,他出云国可是伤筋动骨,刚刚一脚迈入侯国之列,结果一仗打下来元气大伤又跌回伯国之列,这时候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若有了高产的粮食,百姓安居乐业,何愁国运衰
怀着出云伯一样心思的诸侯不在少数,看着上半年刚刚收获一茬的地里又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气象,所有人脸上满怀希望,憧憬来年他们国家也能复制这份盛景。
一时间,南荒一众国君齐刷刷望向姚云,目光灼灼,炽热无比:
“熙侯(方伯),无论多少钱,还请卖予我。”
姚云原本优哉游哉地看着农夫、军中将士们收割稻子,一转头,这才发现各国国君目光炽热,就像是饿疯的野狼一般。
南荒各国国君对膏稻种子感兴趣,姚云自然乐的如此。
不过膏稻并不是在什么地方都能亩产五六石。
在熙国可以,南荒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
因此,姚云不得不给一众国君泼一盆冷水了。
“诸位国君,膏稻种子卖于你们自然没有问题,不过孤话说在,并不是什么地方的膏稻都能亩产五六石,孤这里能高产,可是你们若是带回去也许只能亩产三四石,甚至两三石,膏稻并非高产的品种,事实上他与寻常稻种相差无几。”
“这...”
一众国君听闻此言,兴奋之色顿时消失大半,一个个显露沉思。
这时候楚侯站出来道:“熙侯,若是我们购买【当康金壤】不知能否向熙国一样亩产五六石?”
姚云摇头:“用了【当康金壤】产量自然大增,不过施肥只是一方面,想要粮食高产,深耕灌溉,施肥除草、除虫日照等等缺一不可,孤大兴水利灌溉,国中百姓擅长耕种,这才有平均亩产五六石。”
一众国君闻言苦笑不已,羡慕不已。
谁都知道水利兴国,可是修渠建坝劳民伤财,百姓难以承受繁重徭役,他们家底没有熙国厚实,只能循序渐进。
吴侯叹息一声,感慨道:“即便亩产两三石,可是一年两熟,相比起往年,粮食产量也翻倍了,已经足够了,不是谁都能向熙国庄稼这般高产!”
越侯深以为然点点头:“嗯,的确是这个理,凡间哪有天生高产的神种,知足了,知足了!”
“越侯,此言差矣,你怎知凡间没有天生高产的神种?”这时候,姚云站了出来,自信从容。
“熙侯,你见过?”
“不,孤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