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_分卷阅读_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8章
  新媳妇刚进门,由自家婆婆领着去亲朋好友家窜门子,实乃是寻常之事。
  娇娇完全没察觉到异常,又见今个儿那位小南庄的陈媒婆不在,她便更没任何不自在,只拿了茶壶给几人分茶,捧着温热的茶盏跟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
  黍哥儿那一脉属于三房,跟娇娇这边是略有些远了,不过再远也尚未出五服,仍算是近亲。自然,黍哥儿的新媳妇,娇娇也得唤一声堂嫂。
  新进门的堂嫂子看起来挺腼腆的,进来做客有一会儿了,也没听到她开口说话。只听黍哥儿他娘介绍说,是隔了有段距离的枣儿沟那边的人,娘家条件尚可,对闺女也上心,陪嫁里头有六床棉被褥子,还有两身新衣裳两双新鞋,早先黍哥儿家送去的小定礼和聘礼也都带回来了,看得出来那头都是厚道人。
  娇娇自家条件相当得不错,上辈子她出嫁时,真当应了那句十里红妆。不过,她却也并非完全不通人情世故的,知晓这年头嫁闺女人家的少,卖闺女的倒是多,像黍哥儿娶的这媳妇,娘家那头的做派已经算是很不赖了。
  新嫁娘怕羞不开口,娇娇本身也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索性黍哥儿他娘还是很能叨叨的,再加上随后过来的六婶子婆媳俩,倒也称得上热闹。
  就听六婶子略带戏虐的说:“娇娇年岁也不小了,算起来也就比你新嫂子小了半岁光景,你俩人同岁,倒是巧了。”
  娇娇看了眼新嫁娘,平心而论,真看不出眼前这人跟自己同龄:“我还以为堂嫂比我小呢。”
  “本也差不了多少。”六婶子仔细打量着娇娇,无奈的发现,那些所谓的旁敲侧击完全起不到作用,不禁有些气馁。倒是黍哥儿他娘接口道:“年岁倒是不打紧,大点儿小点儿反正都那样,就是呀……娇娇你可知我那会儿是怎么相中你嫂子的?”
  “不知道。”
  “哎哟,我当初就是跟媒人说,想要个六亲俱在的,这样的人福气足,最好是兄弟姐妹多一些的,回头也能早早的给我们家开枝散叶!”
  这话一出,娇娇还未说什么,倒是六婶子微微皱了皱眉。
  人嘛,都有亲疏远近,六婶子答应帮着说好话主要也是因为考虑到现实情况。毕竟,娇娇的岁数也的确是到了,等她一嫁,家里还真就剩下了她爹一人。再一个,她爹年岁又不算太老,续娶一个,保不准还能生出儿子来。作为冯家人,肯定还是希望冯源膝下能有个男丁的。
  可这不代表就乐意听人说这些刺耳的话。像什么六亲俱在的,谁还能乐得亲人长辈去世的?还有什么兄弟姐妹多的,谁能不愿意多几个手足至亲?
  眼见对方还要再说,六婶子打岔道:“各家有各家的喜好,也不能一概而论。像我儿媳妇,她娘家人口就简单得很,只要人品好,手脚勤快,我倒是不介意这些。再说了,她不是进门不久就给我添了俩孙子?”
  黍哥儿他娘明显有些懵,不太明白六婶子为什么不顺着她说下去,反而讲了一通类似于拆台的话。好在,六婶子的儿媳妇小周氏还是看懂了,顺势做出了害羞的神情来,道:“娘夸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有人圆了场,话题才能继续下去。
  甭管怎样,几人还是有说有笑的,唯一让人无奈的是,从头到尾娇娇都没怎么掺合,一副跟自己没甚关系的看热闹模样。
  这下,连六婶子都有些没辙儿了:“娇娇啊,这要是你,你更喜欢人丁兴旺的人家,还是人口简单点儿的?”
  娇娇毫不犹豫的道:“人口简单的。”
  “也是,你都习惯了清净日子,难怪喜欢人口简单的。一般人家,有个兄弟二三人,倒也还行。”六婶子说到这里,却见娇娇一脸诧异的望向自己,顿觉纳罕,“莫不是你还嫌人口多?”
  “像我家这样不好吗?嗯,最好是母亲在的,三口之家多好呢。”娇娇脑海里想的是她上辈子婆家,那的确是父母和独子构成的三口之家,哪怕后来她进了门,又生了儿子,那也只是五个人,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家庭。
  就是这个话吧,也着实惊到了六婶子。
  “娇娇,你还小你不懂,独子人家的日子是那么容易过的?那婆婆不得把独子当眼珠子似的疼?但凡有半点儿矛盾,保准会闹个人仰马翻的。不妥,万万不妥。”
  娇娇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不过她也没同六婶子争辩,横竖她上辈子嫁人的时候,六婶子看着挺高兴的。
  几人见娇娇确实不开窍,又说了一通话后,就再度别过了。
  没等她们再来,便已经到了戊日秋社,好一番祭拜后,这天却是明显转凉了。很快,中秋便到了,他们这边也是吃月饼的习俗,不过少有人会去镇上买,多是自己下厨做的。讲究的,还会买些豆沙、芝麻当做馅儿,不讲究的,随便弄点儿素馅,凑合吃也就罢了。
  再接着,却是家家户户忙着做衣裳、翻新冬被的日子了。
  期间,黍哥儿他娘又来过两回,其他婶子嫂子也轮流来看过娇娇,跟她说了一通关怀的话,顺便拿走了她本身要做的料子,帮她做好以后,又给她送来时又说了一通话。考虑到娇娇本身是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家,很多话实在是不好说得太透,无奈之下,原先看中冯源的那家姑娘她娘,便只能主动上门拜访,想看看这位远近闻名的下河村娇姑娘,到底是怎样一个难缠人物。
  而彼时,冯源也被他们七房的叔公唤了去。
  “让你续娶那个事儿,你到现在还没想好?娇娇都已经及笄了,眼瞅着就该嫁出去了,你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该替她想想吧?长女无母不娶,回头别给耽搁了她的亲事。”
  叔公想得很好,人人都知道冯源这他家娇姑娘疼得跟眼珠子似的,拿他闺女做筏子一准能让他妥协。毕竟,早些年他就是担心后娶的继室对闺女不好,这才弃了再娶的念头。
  哪知,冯源听了这话后却直摇头:“乡间的蓬门小户还讲究那什么‘长女无母不娶’?真要是这般穷讲究的人家,娇娇嫁过去能落得好?她性子憨,丁点儿心眼子都没有,嫁过去还不把过日子弄成了熬日子?我就这一个闺女,何苦委屈她?不如拣一户不计较规矩的人家,倒还妥当。”
  “这……不说娇娇好了,你一直不愿续娶,自然也就没儿子,百年以后谁给你烧纸祭拜?你还怎么去见你父母爷奶?”
  冯源半点儿不愁:“我是没儿子,却多的是侄子,回头从族中拣个孝顺听话的继承我这一房,不也一样对得起父母长辈?横竖都是我冯家的子嗣。”
  叔公愣是被他这话说得哑口无言。
  无子则过继,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了。当然,若是家境贫寒,保不准还得族中出面说尽好话才能勉强过继一个嗣子。不过,就冯源这情况,但凡他起了这个念头,有的是人上赶着当他的儿子。
  就算冯源心疼闺女,备上厚厚的嫁妆,那他也得给嗣子留下最少十分之一的家产吧?按照田产五百亩来算,哪怕他把最好的水田全给了娇娇,往最差的算,嗣子也能得到起码四五十亩的旱地。这年头,又有几户人家拿得出那么多地来?
  按说叔公还能再劝劝,可他也有孙子啊!
  他跟冯源的父亲是堂兄弟,也就是他爹跟冯源的爷爷是嫡亲兄弟。可到底分家许久,两家的底蕴差得太多太多,偏他儿子多,孙子更多,舍了个把当真完全不当回事儿。
  这一番迟疑,就叫冯源寻着机会,借口家中还有事,趁机告辞离开。
  因为他回来的略早了点儿,倒是刚巧碰上了替闺女来打前阵的大娘。
  说是大娘,人家年岁也不算太大,比六婶子还年轻一些。偏她哄得娇娇唤她王阿婆,娇娇虽然纳罕有人甘愿当老婆婆,却还是依言唤了,喜得王阿婆笑得眉眼弯弯,看向娇娇的眼里满是慈爱。
  待临走前,王阿婆又见着了冯源,她年岁比冯源长,又是抱着嫁闺女的心态,因此倒没什么忌讳,好生打量了半晌,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冯源因着常年不在家,也认不全族里的女眷,等人都走光了,这才忽的将家里来人和先前叔公找他说的事儿联系到一起,忙去问闺女:“今个儿来咱家的人是谁?就瞧着眼生的那个。”
  “王阿婆?”黍哥儿的媳妇今天没来,娇娇想来想去也就只这个人是陌生的。
  “她让你管她叫阿婆?”冯源心下了然,只叮嘱娇娇早点儿歇着,便出门去隔壁寻六婶子。
  娇娇一脸的莫名,抬头看了看天色:“太阳都没落山,怎么就要歇着了?晚饭都没吃呢。”
  ……
  隔壁家,六婶子还真就在说这个事儿,她是同她婆婆说的。
  “王婶家那闺女,娘你也是见过的,说是模样出挑,干活利索,脾性也不错。可要真这样的话,怎的都二十好几了没出门子?是太挑了,还是怎的了?”
  她婆婆就着夕阳的余韵纳着鞋底:“就是运道不好呗,早些年说了个娃娃亲,才上十岁,那人就没了。后来大些了,刚准备说亲,她爷又没了。等好不容易她爷的孝期过了,她奶没了。就三年前,她爹跟人上山打猎时丢了性命。一来二去的,这不就拖到二十好几了嘛。”
  “这也……”六婶子都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顿了顿才道,“她有兄弟姐妹不?”
  “有啊,我记得有俩妹妹一个弟弟吧。都没嫁娶呢,一个是运道不好,再一个也没钱。不过跟她相比倒是还行,年岁不大,慢慢来呗。”
  六婶子刚要细问,就看到冯源朝自家走来,大概猜到了是什么事儿,忙打起精神陪着笑脸道:“他叔,你这是为了……”
  “叔公同我说了,我也同他表了态。以前吧,是娇娇年岁小,她心眼又实,吃亏受罪了也不知道说,我怕娶了个填房倒害了她。如今娇娇倒是大了,可我更没这个心思了,守着闺女过日子挺好的,何必再祸害别个?她六婶你帮我回了吧。”
  “他叔,你是不满意那家闺女,还是……”
  就算六婶子没往下说,她的意思还是很明白的。当下,冯源便很坚决的道:“我不会续娶的,没那个必要。”
  见他这般决绝,六婶子也不好再劝,只无奈的应承了这个事儿,答应回头就去给回绝了。
  冯源一身轻松的回家去了,比他更轻松的是娇娇。事实上,别人忙得天翻地覆,她却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儿都不知晓。这也难怪,上辈子她爹又没续娶,如今重生回来,她也不会往那方面想,谁又能料到,她两辈子都没察觉到身边的风起云涌呢。
  瞅着离晚饭还有段时间,娇娇待她爹一出门,就回屋练大字去了。唯一叫她纳闷的是,最近这段时日来家的人多了,弄得她白日里都没空练字。毕竟,要是媒人来家,她完全可以借着害羞躲里屋去。可自家亲眷过来窜门子,却万万没有躲在屋里不见人的道理。
  待她爹回来了,娇娇一面拿写好的数页大字给她爹瞧,一面欢喜的问道:“先前爹教我的那些字,我都会写了,咱们下面学什么?”
  “都会写了?”冯源刚才还留了一分心思在别处,听得这话当下把旁的事儿抛到了九霄云外,接过纸张细细看了一番,且惊且喜的道,“真没想到,爹的心肝儿居然还是个小神童。这要是早早的教你识字,保不准咱们家还能出个女秀才呢!”
  娇娇眨巴眨眼睛,无比诚恳的道:“只是会写几个字是考不上秀才的,考秀才得背策论,写文章呢。”
  “心肝儿还知道这个?”
  “嗯,听人闲聊说起的。那上河村不就出了个秀才?听说考了好几回才考上的。”
  这事还真不是娇娇瞎编的,不过人家说这话的重点却不是上河村出了个秀才,而是秀才有个抠门娘。亲儿子考上了秀才,家里办席一半肉是出嫁女拿回家的。自家只出一半肉不说,还心疼得跟什么似的。知道的,说她是心疼那点子肉,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家办丧事呢,拉长了个脸,晦气得不得了。
  “别提老俞家,那家就没个好的!”冯源当然知道娇娇说的是谁,当下便不满的皱起了眉头,直至看到娇娇一脸的不明所以,他才额外解释了一句,“那秀才娘原先还想替家里的儿子跟咱们家提亲,被我否了。”
  诚然,娇娇喜欢的还是她上辈子的相公,不过讲句良心话,人家是秀才,就算家境贫寒,秀才本身还是挺金贵的,起码在乡间地头是这样的。人家秀才娘上门提亲,不愿归不愿,还真没必要为这种事情生气。
  “爹别气了,我不嫁,我陪爹。”娇娇甜甜的笑着,“等爹彻底烦了我再谈亲事也不迟,要是爹不嫌我烦,我就一辈子陪着爹。”
  娇娇素来是心里想什么,面上就露什么的。冯源见她这模样,就猜到她误会了。他本打算费心解释两句,毕竟提亲那事里头的弯弯绕绕还挺多的,单冯家那些好儿郎就没少找俞家的麻烦。
  可转念一想,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没的说出来让娇娇跟着糟心,这到了嘴边的话又叫他给咽了回去,只改口道:“成,都依心肝儿的。等你哪天烦了我这老头子,我再给你找个好人家、备份厚厚的嫁妆,风风光光的嫁了去!”
  第9章
  却说中意了冯源当女婿的王阿婆,在亲自来冯家拜访过后,便欢欢喜喜的归了家。
  王家那姑娘虽说年岁不小了,可到底还是个黄花大闺女,哪怕先前说过几回亲事,可除了头一个娃娃亲说成了外,旁的都是刚谈及便出了事。因此,见到母亲归来,她又是害羞又是期待,只一脸期翼的望了过来。
  “我瞧着那冯家是真真不错,冯源年岁是不小了,可我原先远远的瞧过两眼,看着也不过才三十出头的模样,精壮得很,一副生意人的做派。要我说,顶顶要紧的还不是他家有钱,而是家里头人口简单,头上没公婆,当媳妇得轻松多少啊!”
  先感概了一下冯家的好,王阿婆也得说说不好的地方:“就像咱们原先打听得那般,冯源只得一个小闺女,据说平日里拿眼珠子一样疼着。我仔细瞧了,那闺女性子憨憨的,看着就是个没吃过苦头,打小泡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娃儿。不过也不打紧,她都及笄了,最多一两年就该嫁出去了。”
  “若是样样都好,咱们也不敢高攀呢。”王大姑娘忍不住接了一嘴。
  王阿婆拿眼瞧她:“听你这话茬是中意了?”
  因着此时的房中就她们母女两个,迟疑了片刻后,王大姑娘点了点头,低声道:“我是什么身份,本就容不得我挑挑拣拣。再一个,我要是再不嫁,怎么给二妹三妹说亲呢?”
  “也是,那行吧,等着听媒人的音信。”
  话是这么说的,不过王家这边还是挺有把握的。平心而论,王大姑娘真的不差,起码配冯源是足够的了。
  这要是嫁闺女,多半不愿意嫁给长子,因为乡下地头,长子就算能多得家产那也没多少,反而上要赡养爷奶爹娘,下要照顾弟妹子侄。反过来说,娶媳妇却是很愿意娶长女,只因长女打小帮着父母干活又帮照顾弟妹,往往手脚勤快不说,还是一副好脾气,能忍让,能顾全大局。
  王大姑娘就是典型的长女,又因家里缺少劳动力,她平常要跟着母亲下地劳作,要洗衣烧饭、喂猪喂鸡,屋里屋外都是一把好手。且王家也没打算多要嫁妆,只比着一般人家的规矩,拿个三五两的聘礼就成。
  几番对比下来,各人都觉得这桩亲事算是板上钉钉了。
  哪想,待次日上午,陈媒婆就上了门,开口就是有负所托。
  即便没将话说个清楚明白,王大姑娘还是听懂了,转身便跑进了里屋,伏在被褥上哭了起来。又一会儿后,她娘进了里屋,未语先叹气。
  “罢了,咱们这附近又不止一个好儿郎,陈媒婆也说了,给你好好寻摸寻摸。”
  “娘可知道这是为何?”王大姑娘止了哭声,半撑起身子望向她娘,“可是他家里人反对?”
  “陈媒婆说是冯源自个儿没打算续娶,起码如今没这个心思……不管到底是咋回事,人家已经拒绝了,咱们就不能再上赶着去求,不然就算回头亲事成了,你也成了笑话。”
  这大道理,多半人都是懂的,可懂道理并不代表就能做得到。王大姑娘原先就盘算着最好在冬至前能嫁出去,这样等明年家里就可以松口气给她两个妹妹说亲了,也不用再听人嚼舌根。尤其她要是嫁到了家境富裕的冯家,对两个妹妹将来说亲也是有好处的。
  见闺女坐在床沿上低着头一声不吭,王阿婆心里头也很是不好受。在她看来,自家闺女确实不差,可结亲本来就是你情我愿的。她年轻时也看不透,总觉得娘家亲妹妹处处不如自己,却嫁得比自己好,之后年岁大了才明白,亲事还要讲究一个缘分。
  又瞧了闺女一眼,王阿婆什么都没说,转身出了门。这种事情还得她自己想通,不然旁人纵是说的再多也是无用的。
  **
  相较于王家,冯家这头却是热闹得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