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清穿) 第199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术仑哪里会站着等打?给妹妹一个“安心”的眼神,立马拍拍屁股就跑。
  “站住!”亲王追了上去。
  目睹一切的乌日娜:“……”
  虽然哥哥还在科尔沁时就不怎么听话,但总觉得来到木兰围场后,更加放飞自我了。
  当然,哥哥会如此大逆不道地和亲爹对着干,指着鼻子骂这么离谱,其中还有一部分不想让亲爹后悔放弃带她去开会的原因在。
  哥哥越不靠谱,爹就会越看重她,她知道的。
  不管怎么样,亲爹难得带她去那样的场合,这是她接触政治和商业的第一个机会,她一定要努力开个好头,有了权柄和话语权,才能摆脱将来被送去联姻的下场!
  而在乌日娜忙着准备即将到来的会议之时,胤祚颠颠地跑来康熙的营帐,将他和乌日娜之间的合作与约定说了一遍。
  真要说起来,化肥之类的生意是胤祚的,他单独做决定也行,但考虑到蒙古各部之中可能有不服大清的人,他就想将这个机会顺水推舟地给了康熙。
  玩政治的会更懂怎么利用手上的这些生意,争取到对自己和大清更有利的条件。
  胤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康熙和太子,很光棍地表示:“这些生意到我手上也不过是赚些钱,我能做的很有限,你们去谈吧,我就不参与了。如果对你们和大清有利的话,在价钱方面做些让步也是可以的。条件非常有利的话,不赚钱或者亏着卖都是可以的。”
  谁让他现在最缺的是钱,最多的也是钱呢?
  闻言,康熙和太子的面色很是复杂。
  父子俩对望一眼,总觉得应该早点把政治课程给儿子/六弟安排上。
  康熙:“大清和前朝不同,前朝与蒙古是两者之间相对独立,很少来往,一直暗暗挑拨蒙古和女真之间的关系,或者用银钱收买,希望他们俩之间能够斗争不断、互相牵制,保持相对弱小的状态,明朝就能从中获利。”
  说到这,康熙诡异地顿了一下,看胤祚的眼神有些奇异,“你知道女真吗?”
  不怪他有此疑惑,实在是这小子出生皇家,却没正儿八经地受过教育,负责启蒙的张廷玉应该还没说到这部分,康熙很怀疑这小子知不知道自家祖宗叫什么。
  如果是早前的胤祚,还真不知道,可他已经经历过张廷玉的私下补课,稍稍了解那么一点。
  “大清的前身是后金,后金的前身是女真,是努尔哈赤……”
  余下的话被康熙黑着脸一巴掌捂了回去,“行了,朕知道你知道就够了。”
  这小子连祖宗的名字都敢喊!
  康熙真不知道还有什么是这小子不敢干的,心情十分郁闷,还很是怀疑……“老实交代,你背地里有没有偷偷喊朕的名字?”
  胤祚默默望天,名字这东西不就是用来给人喊的吗?哥几个背后说老父亲坏话的时候,可没少喊,当然,是他最先带头的这种事就不用说出来了。
  太子默默扭头,假装什么都没听到,这样就可以不用回答。
  康熙:“……”
  看到这两小子的反应,他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都给气乐了。
  太宗皇帝的名字都敢随便喊,喊喊亲爹的也没什么,康熙很快释然,毕竟他也曾暗暗地喊过亲爹的名字福临,不太孝顺的那种,咳咳。
  一想到在这种事上,父子俩都能保持高度的默契,康熙更加没了生气的理由。
  “你说你呀,喊个□□太宗的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非得把名字搭上?”
  “这不是因为太宗□□的不好记吗?我这脑子记点物理化学的公式数据没问题,但要让我记历史和那些诗词歌赋可就太困难了。”胤祚抱怨道,“历史上那么多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有□□太宗,远不如记名字方便。”
  康熙:“……”
  太子:“……”
  偷懒还有理了是吧?
  记什么东西不是记?
  就胤禔那样喜武不喜文的都能记住,别人还有什么理由记不住?不就是想要偷懒吗?
  了解胤祚如康熙,都懒得跟他计较,省得计较来计较去最终气死的只有自己,招呼都不打一声地继续先前没说完的话题:
  “大清和蒙古则是相互合作的状态,还未入关之前,蒙古各部就已在太宗皇帝的努力下归顺,双方联姻通婚,蒙古各部接受大清册封的亲王郡王……”
  皇太极为了加强对蒙古各部的控制,频繁地通婚联姻,还设立了蒙古八旗制度,直接掌握蒙古的户口情况,征税征兵都很方便。
  再通过推广喇嘛教、斥巨资供养金佛、请喇嘛教高僧传教等手段,让喇嘛文化遍布蒙古。
  喇嘛拥有免除兵役、差役等诸多特权,蒙古各族是彪悍,可他们难道悍不畏死吗?
  慢慢的,蒙古其实就相当于大清的一部分,是大清对北边的一道防线。
  “合作归合作,大清同样警惕防备蒙古的强大,所以为蒙古各部各旗划分区域,规定放牧的范围,划分得细致一些,不允许他们随便越界。”
  这也就是给没什么政治细胞的胤祚讲解,否则康熙不会说得这么粗浅直白,起码他当初给太子讲的时候,不是这么说的。
  胤祚把康熙的话理解之后再总结,那就是:“把强大的力量分割开来,不允许他们互相联络,这是在防备蒙古成为第二个女真啊。”
  毕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当年就是这么干的,又怎么会不警惕旁人用同样的手段推翻他们的统治?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就是出于类似的担忧。
  眼见着小家伙是真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康熙和太子竟有种诡异的欣慰感,而后继续往下说。
  “朝廷其实在限制蒙古和大清之间的来往,有商人愿意冒着路上的大风险,将大清的诸多商品运去蒙古,这是不会管的,但很多东西都不在通商的范围内。”
  胤祚:???
  他先是懵逼,而后反应了过来,“所以,我不应该答应和蒙古各部之间的交易吗?”
  他见大清和蒙古之间关系不错,本以为是双方之间的互利互惠、共同富裕,没想到大清是在合作之余,还想压抑蒙古的发展,那他不就相当于背刺康熙一回?
  做些果干和蔬菜干的生意,也就是改善一下日常饮食,尚在允许的范围内,但如果他将化肥和其他技术输送到蒙古,把蒙古喂肥强大起来,调转枪头打大清……
  啊这,有点麻烦。
  眼瞅着小家伙快要慌起来了,康熙忙道:“也没那么要紧,蒙古那边的地域和文化注定他们产出不多,每年都得从大清购入大量的粮食。如果你能用肥美的牧草把他们捆在草地上,让他们专注放牧,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百姓实在活不下去了才会造反,同样的道理,游牧民族是快饿死了才会过来抢掠。
  每一次的动荡、斗争都会带来死亡,如果有更简单安全的办法可以过得更好,谁愿意去打仗去送死呢?
  太子提醒道:“六弟忘记了吗?戴梓本来就在研究枪支和大炮,又有你推荐过去的公输家的人,融合了霸道机关术之后的枪支和大炮的威力,足够震慑大清周围的那些宵小了。”
  胤祚一拍额头,是了。
  引荐两个人在他过去的忙碌中不算什么大事,戴梓不会给他报告火器营的进展,他对火器又不是时时刻刻关注着,久而久之就给忘了。
  只要热武器的技术不传去蒙古,大清对蒙古拥有绝对的武力压制,蒙古就不会来打大清,至于大清会不会出手?历史证明没有。
  可是……他没忘记沙俄。
  康熙的历史功绩中可是有“驱逐沙俄”这一项的,蒙古又是合作者,真要不给好像也不太好?
  罢了,这种事就让康熙和太子去烦恼吧。
  技术宅就不要妄想参与不擅长的政治了,脑子根本不够用,容易短路的。
  既然想起来了,胤祚就随口提了句:“其实让蒙古强大起来也挺好的,我们共同的敌人是沙俄,打完了沙俄还可以向西继续,外面的世界可大了,向西是一片广袤的大陆,向东向南都有比台湾大上很多很多倍的岛屿,没必要只盯着大清这点一亩三分地。”
  其实明朝末年,就有传教士带来了世界地图,但是那时候的人相信天圆地方和明朝就是世界中心,其他的都是蛮夷小国,并不信任传教士用经纬线制作的世界地图,对此嗤之以鼻。
  传教士最终更改了绘制世界地图的方式,名为《山海舆地图》,又名《坤舆万国全图》。
  万历年间临摹绘制了十二份,皇宫的藏书阁里就有一份。
  因此听到胤祚提及世界的版图,康熙不禁朝他投去怀疑的目光:“你什么时候进的藏书阁?你居然也有热爱读书的时候?难不成哪天的太阳是从西边出来的,朕没发现?”
  太子:“噗。”汗阿玛可真损啊。
  胤祚:!!!
  “我不进藏书阁,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啊!”
  可能是因为口诀的缘故,也可能是重复记忆了许多次,这么多年后他还记得如此清楚。
  但也仅限如此,别说全球的煤炭、石油、金属、河流资源分布图,就是国内的,他都给早早忘光,毕竟那些地图需要的话随手可拿,没必要挤占记忆空间。
  康熙长长地“哦”了一声,看模样就是不怎么信任,恼得胤祚立即背了一遍七大洲和四大洋,要不是对世界地图的记忆不够清晰,他可真想当场画一张出来打康熙的脸。
  可恶,当初高考要是可以文理兼修,他现在也不至于落到这样的地步。
  胤祚气得“哼”了一声,扭头就跑,“我生气了,我不管了,那些生意你自己去谈吧!”
  “啪嗒”,营帐的帘子落下,隔绝康熙和太子看向外面的视线。
  “噗哈哈……”康熙笑得差点捶桌,“保成你看见没?朕敢保证那小子回宫就会去藏书阁看《坤舆万国全图》,下次再找机会到朕面前来炫耀,指不定还会当场绘制一幅简易的。”
  太子笑着摇头,笑容十分无奈。
  正因为了解六弟的小气与记仇,他很确信汗阿玛所说的这些会在将来成为事实。
  “汗阿玛您都知道,还要故意逗六弟。”
  “难得有让那小子学习的机会,总得激励他一下,万一学着学着就开窍,知道学习的好处,以后主动学习其他的了呢?”康熙的笑容超级嘚瑟,就差翘起二郎腿了。
  太子都不好意思提醒康熙,您知道自己得意的模样和六弟特别像吗?
  在这件事上,都说不清楚是谁传染谁。
  胤祚刚走没多久,康熙就开始召集朝中大臣们开会,讨论的内容当然是和蒙古之间展开的交易项目、数量、定价等等。
  然而,在真正开展议题之前,这些人还得就要不要和蒙古交易的前提吵个没完。
  康熙和太子听着他们来来回回都是那么几句,毫无营养和进展的吵架内容,不禁开始怀念胤祚。
  那小子/六弟要是在这,见大臣们浪费这么长时间都没说到重点,甚至连个头都没开,恐怕会气得跳起来,挨个揪胡子。
  另一边,蒙古各部的亲王郡王们也在紧急开会,会议的议题也是这些。
  在他们这里,要不要开展交易之事,还没讨论几句,就被乌日娜的一句话压了下去。
  她问:“如果其他部落不想参与,那科尔沁就和六阿哥单独谈了。”
  亲王和术仑都被她吓了一跳,担心这话会给科尔沁带来麻烦。
  哪里想得到,原先还争论不休的蒙古各部,一听这话立马反对。
  “这话就不对了。”
  “科尔沁怎么能一家独吞呢?”
  “你们也吞不下吧?”
  “好处这么大,总得给我们留一些。”
  谁都知道和六阿哥和大清之间的合作会带来多少利益,没有人舍得放弃,于是,议题很顺利地进行下去。
  胤祚本以为交易之事能够很快搞定,最迟三五天就够,到那时队伍就能启程回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