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小寡妇_分卷阅读_3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张秀娥看了免不了有一些心疼,这才几岁的小丫头?就被折腾成了这样?
  她连忙把留下来的烧鸡取来给了张三丫,张三丫习惯了在张秀娥这开小灶,知道在自家大姐这吃什么都可以,但是有一点,那就是吃饭之前一定得洗手。
  吃饭的时候也一定要稍微斯文。
  不过这对于张三丫没什么难的,这洗手么,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情,至于这斯文?
  她在张家的饭桌子上面,就算是不斯文也不行,她稍微多夹一筷子菜,或者是吃的快点都要挨骂挨打的,现在在大姐家吃饭已经很好了。
  而且大姐让她不要吃太快也是为了她好,听说这样以后好嫁人。
  张三丫其实不怎么理解嫁人这档子事情的,但是她明白只要自己能嫁人了,那就可以离开张家了。
  就算是和大姐一样当一个寡妇,也比在张家这日子过的舒心!
  吃了饭张秀娥又笑着打了水,让大姐把手上的油洗掉,笑着从自己买的东西里面拿出来了一些东西。
  张三丫眨巴着眼睛,黑瘦的小脸上满是期待:“大姐,你又给我买糖了?”
  张秀娥笑着说道:“我这次没给你们买糖,不过买了别的好的东西!”
  张秀娥先是把用包着银钗的布给打开,把银钗放在了桌子上面。
  那是两根亮闪闪的银钗,钗头的位置掐了银丝花儿,花儿的里面镶嵌了浅粉色的琉璃石。
  这两个银钗子的用料是一样的,价钱也是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那银丝花儿,有一个显得大一些,颇大一些的花瓣围了一圈,另外一个显得小巧一些,不过仔细一看却是叠了两层花瓣,也是好看的很。
  张春桃惊讶的看着这东西,一脸的不赞同:“姐!你买这个东西干啥?咱们家……”
  张春桃过习惯了苦日子,对于这些钗子什么的,虽然喜欢的很但是她这还是不愿意用银子去买,还不如存着银子!可是转念间一想这银子都是大姐赚来的,她总管着也不好。
  再说了这钗子也好,等着再穷的时候也可以换银子。
  那边的张三丫眼中也带起了艳羡的神色,可是她眨巴眨巴眼睛,发现只有两支钗子的时候眼中带起了一丝小小的失望。
  她现在不跟着大姐过日子,大姐总给她做好吃的她就已经知足了,怎么还能惦记着别的东西呢?
  张秀娥却是笑着说道:“春桃,三丫,这两根钗子你们一个人一根,你们商量一下看看谁要哪个?不过都是姐妹,以后也可以换着带。”
  张三丫一脸不敢相信的问道:“大姐,你是说我也有?”
  张秀娥温和的看着张三丫,伸手摸了摸张三丫那干草一样的头发,温声说道:“你当然有,不过你这钗子不能带回去,不然给咱奶发现了就不得了了,你就先放在我这,想带的时候随便带,等以后出嫁的时候,就当嫁妆一起带走。”
  张秀娥觉得不能总是厚此薄彼的,就算应防备着张婆子,但是该有的也不能少了三丫的,不然这短时间没什么问题,但是时间长了,三丫的心理难保会不舒服。
  张三丫的目光亮晶晶的,她有一些欣喜的说道:“谢谢大姐。”
  她的年纪还小,还不懂得什么假意推让,她只知道自己是真心喜欢这东西,所以就直接就接下了。
  紧接着,张三丫有一些疑惑的问道:“可是大姐这就两支钗子,你没有吗?”
  张秀娥笑眯眯的说道:“大姐不喜欢这东西,若是喜欢的话我就买了。”
  张春桃看着那钗子,心中暗自想着,到时候把自己的给大姐带就是了,总不能委屈了大姐。
  张秀娥又把绢花拿了出来:“这绢花十文钱一样,我买了十个,掌柜的……唔……”
  张秀娥数了数,这才笑着说道:“他见我买的多,又买了钗子,多给了我四朵。”
  张秀娥想了想,从里面拿了出来了四朵,笑着说道:“这个我留着送人,剩下的咱们姐妹三个喜欢那个就带哪个。”
  钗子张春桃和张三丫不好意思动手,但是这绢花却是没什么的,张春桃此时已经挑了一朵粉色绢花,往张三丫的头上带去。
  张秀娥一个猝不及防,一朵浅红色的绢花就落在了张秀娥的头上。
  “大姐,你平日里穿的太素净了,带这花儿好看。”张春桃笑眯眯的说道,原来是这丫头凑过来把花儿带到了她的头上。
  这绢花做工还是很精巧的,而且也很轻,带在头上不会让张秀娥有不方便的感觉,于是张秀娥也就没摘下来,随手拿了一朵藕荷色的,往张春桃的头上带去:“你别总忙活我们把自己给忘了。”
  张秀娥接下来又把买好的衣服拿回来了,笑着看着张三丫说道:“三丫,姐把给你的那份折成了铜板,这些你悄悄的找个地方存好,以后想买什么东西就去买,别苦了自己。”
  张秀娥说着把一把铜板给了张三丫。
  衣服这东西太张扬了,张三丫要是穿回去不知道是福是祸呢。
  张三丫却是不肯要张秀娥的钱了:“姐,我不要这钱。”
  张三丫的年纪不大,可是不知道随了谁,这脾气犟的很,张秀娥知道自己也说不动这小人儿了,就道:“那你就把这些给咱娘,就说我孝顺她的……”
  说到这,张秀娥顿了顿:“至于别的事情就不用我吩咐你了吧?”
  张三丫连忙点头:“无论如何也不能给咱们爹知道!”
  张秀娥满意的看着张三丫,这丫头还真是上道!
  她又在张春桃的注目下,一样一样的里面整理东西。
  张春桃最终忍不住的问道:“姐,咱们的调料卖了多少银子?”
  张秀娥笑着说道:“三两。”
  张春桃一脸的惊喜:“这么多!那咱们只要一直下去是不是会赚好多钱?”
  张秀娥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回过头来看着张春桃说道:“咱们赚很多银子是肯定的,但是以后这调料可能卖不上今日这价钱,我今天是碰到了一个冤大头,下次再卖啊,肯定卖不了这么多钱了。”
  第六十四章 借梯子
  要是迎客居掌柜知道张秀娥把他当成了冤大头,不知道会做什么感想。
  张春桃的目光之中带着几分失望,还以为一直能赚这么多银子呢,不过转瞬间张春桃的目光之中就有了坚定的神采。
  她坚信只要自己听大姐的,以后肯定能过上好日子。
  这才搬出来多久啊,她就能顿顿吃肉了,而且也不用起早贪黑了,也有新衣服了,更有了村子里面姑娘们都没谁有的贵重银钗!
  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的。
  她要快点把自己的伤给养好,以后也好能帮着大姐做事情。
  张秀娥把东西归拢好之后,看着那房顶和坏掉的窗棂有一些发愁,目前看起来找人过来修肯定是不成了。
  一来这没人愿意来,二来么,就算是有人愿意来,到时候这人到了自己家,给外面人一说这里面不闹鬼,那张婆子还不得和水蛭一样的贴上来吸血呀?
  张秀娥叹息了一声,琢磨着自己去借一把梯子,自己爬上去修一下房顶,至于窗户么……张秀娥还真是有点为难了。
  这房顶自己可以用东西盖好压上,虽然不美观但是也没人去看房顶呀,只要不漏雨就成了。
  至于这窗户……
  张秀娥是万分的犯难。
  万般无奈之下,张秀娥只能想到一个在窗户的周围钉上一圈木条的办法,感觉天要下雨,就把布定上去,平时的时候这布不能封上。
  不然屋子里面就黑漆漆一片了,阳光进不去屋子太潮,睡觉肯定不舒服。
  可是上谁家去借梯子呢?想来想去,张秀娥决定还是先去宋里长去。
  她怕别人家不借给自己,但是宋里长么,自己只要给了足够的好处,别说是借了,就是送给自己都是可以的。
  这么想着张秀娥就挑了两朵绢花,一朵是浅蓝色的,一朵是酱紫色的。
  这两朵绢花就便宜宋婆子和宋婆子的媳妇兰花了。
  张秀娥把东西用干净的粗布包好,就奔着宋里长的家去了。
  宋里长下地了,这当里长可没什么俸禄,宋里长一样要种地。
  宋婆子和她那儿媳妇兰花,正在院子里面晒衣服。
  张秀娥站在院子外面,笑着喊了一句:“二奶,小婶子!”
  院子里面的两个人往外看去,宋婆子看着是张秀娥皱了皱眉毛,想着村子里面那些关于张秀娥的传言,宋婆子是一万个不愿意和张秀娥来往的。
  可是想着张秀娥这个人比较大方,上次有事求他们就给了不少肉。
  这次张秀娥得了银钱,若是有什么事情找他们,肯定少不了给好处。
  这么琢磨着,宋婆子的脸上就堆起了假笑道:“进来吧,门没锁!”
  张秀娥应了一声笑着走了进来。
  兰花闷声不语的看了一眼张秀娥,就往屋子里面去了,没多大一会儿就端了一碗水过来,递给了张秀娥。
  张秀娥的心中明白,这一次是不想让自己进屋呢,意思是有什么话在院子里面说。
  这还是宋婆子吩咐的,不能让张秀娥进屋了,若是把鬼招来了,或者是让这个克星坏了自己家的风水可就了不得了。
  张秀娥也不恼,仿若是没有看穿宋婆子肚子里面那点小九九一样,开门见山的说道:“这次来是有两件事。”
  宋婆子问道:“用不用我去找你二爷?”
  张秀娥笑着说道:“其实就是我想借你们家的梯子用一用,若是你能做主,那再好不过了。”
  不过就是一个梯子,宋婆子哪里做不得主?
  但是听张秀娥这么一说,宋婆子的脸色就微微一黑,她可不想把自己的东西随便借出去。
  于是宋婆子张口就道:“这事儿我做不了主,得问问当家的。”
  张秀娥笑着从自己的怀中把绢花拿了出来,递给了宋婆子:“这也不能白用你们家东西,今日去镇子上买了点小玩意,你们看看……”
  张秀娥可没直接就说送东西,万一宋婆子拿了东西又不上道,她这东西可不就是肉包子打狗?
  当然,她既然把东西拿出来了,不管能不能借来东西都不会往回要,不然就把人给得罪厉害了。
  里长的官儿不大,但是好歹也是官儿,要是得罪了宋家以后有什么事情宋里长给她小鞋穿怎么办?
  张秀娥没松口,那就是希望宋婆子先松口。
  宋婆子一看到两朵绢花,脸上就带起了一丝喜意,颜色鲜亮的那个她也喜欢,可是她上了年纪带不出去,但是那酱紫色的却是可以。
  她这年纪大了已经很久没好意思开口买这些东西了,可是这当女人的,甭管年纪多大的,怎么可能不喜欢这个?
  宋婆子一眼就相中了酱紫色的绢花。
  她这个时候却不好意思往自己的头上带,张秀娥是来借梯子的,可她要是不借梯子却收了绢花,也不是个事儿。
  当家的回来少不了要说她的。
  要是拿了东西不办事儿,以后村子里面的人找他们办事谁还会送东西呀?
  而且一个梯子也不值钱,不过就是用毛竹钉在一起的,想来张秀娥一个丫头不会做这个,也做不结实才会来借的,那就借给她用用也无所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