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金捕快,不妨就在这西华县大展身手——如何?”
  金虔脸皮开始四下猛抽。
  公孙竹子,你这是存心报复,公报私仇!!
  作者有话要说:  5月12日
  全国皆悲
  吾也同痛
  悲痛之余,只能倾心祈求上苍:愿吾中华,至此之后,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愿:天佑中华
  福佑炎黄
  ****
  一个多月的早班终于告一段落,谢天谢地。
  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的噩梦终于成为过去,谢天谢地
  恢复更新,感谢大家的不离不弃
  更新速度,依然不高,尽量一周一更
  祝:大家出行平安,身体健康
  ☆、第三回 说书西华展身手 青天铭志动乾坤
  绿柳漾暖景,静云天无风。
  初夏午后,日头烈烈,树影斑驳,偶尔拂过一丝凉风,才能吹散少许暑意。
  西华县城西门之内,乃是西华市集,为县内最热闹之处,原本也是买卖聚集,商铺繁华,但自打几年前那位郭爷到西华县落脚之后,这市集上买卖便是一日萧条于一日,商贩走卒脸上更是再无半丝笑意。
  其中缘由,大家自是心知肚明,但却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但这几日却是不同,每日一过午时,这市集之上便是人头攒动,百姓云集,几乎全县百姓都聚集于此,可谓是摩肩接踵,水泄不通。
  是何大事竟使得全县百姓如此在意?
  说起来,也倒不是什么不得了的大事,不过就是五日之前市集中突然来了一位说书先生,每日一过晌午过后便在市集之中摆摊说书。
  只是,这说书先生却是有些奇特之处。
  平常说书之人,年龄至少而立,而这位说书“先生”,年纪未及弱冠,顶多也就十六七岁年纪。
  (注:弱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左右)
  而更怪异的是,听这少年说书竟是半文钱也无需交纳。
  但就以上两点,还不至于引得全县百姓如此轰动,最让人惊异是,这少年口中的说书段子,既非古时典故,也非江湖传闻,竟是、竟是那寻常百姓平时想听也无处听、就算听到也绝不敢私下相传之事——
  那少年所说段子,竟是那奉旨钦差包大人在半月之前于陈州放赈之事。
  如何不让这西华县百姓闻声而至,万人空巷。
  这日,还未到晌午,说书摊子就已被百姓团团围住。有些市集中做买卖的小贩,看这几天日头太烈,还专门搭起了凉棚;还有人专程摆好小凳,早早为左邻右里、自家亲戚占好了位置;拎着茶壶、捧着茶碗、兜着瓜子前来的也是大有人在。
  只是此刻时辰未到,说书少年还未现身,这些先到的百姓闲来无事,自然就你一句、我一语地聊起前几日的说书段子。
  就说离说书摊子最近的这两人,一个是个黑脸小子,年纪不过二十出头,一脸精干相;另一位是个魁梧大汉,三十岁上下,粗布短襟,一双赤脚上沾满湿泥,看样子是刚从地头赶来。
  只见那黑脸小子四下瞄了瞄,低声道:“王大哥,你说那安乐侯爷在的‘软红堂’内到底抓了多少女子?”
  大汉瞥他一眼:“切,你小子,咋就偏偏关心这个?”
  “嘿嘿,咱好奇呗!我就不相信王大哥一点也不好奇。”黑脸小子挠挠头道。
  “有啥可好奇的?依我看,那一整个‘软红堂’的女子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冰姬。”
  黑脸小子一听可乐了:“嘿嘿,我说王大哥,你这话可千万别让王家嫂子听到了,就嫂子那大醋釭一泛酸劲儿,咱这左邻右里的恐怕也点儿跟着遭殃。”
  大汉一听,脸腾得一下就红了,猛得提高声音道:“俺能怕她?!俺、俺怎么说也是一家之主!”
  黑脸小子笑得更厉害了:“得了得了,我说王大哥,你家那母老虎咱这乡里乡亲的谁不知道,你若不是怕了嫂子,干嘛放着地里的活不干,偏火烧火燎地跑到这给嫂子占位?”
  大汉呼呼喘了两口气,斜眼瞅了瞅对面的小子,撇撇嘴道:“你还说我,你这不也屁颠屁颠的跑来给你家小媳妇占位儿来了吗?”
  “唉,大哥,你就别提了!”黑脸小子突然脸色一沉,“自从咱家那口子听了‘御猫’逛天香楼那段书之后,就天天魂不守舍的,就连瞅那街口的野猫都能愣半天神,还天天催死催活的让我来占位儿,咱这不也是没法子嘛……”
  大汉听言,也是脸色一暗,喃喃道:“俺家那口子也是……”
  “唉,我说王大哥,你也想开点。”黑脸小子拍拍大汉的脊背,宽慰道,“就冲那南侠的长相、气派,咱这方圆百里也挑不出一个来,就算老弟我见到,八成也得惊上一惊,何况那些大姑娘小媳妇的,魂儿还不早被勾去了一半?!”
  “还好只是听听,若真是见到真人,还不知出啥乱子呢……”大汉继续嘀咕道。
  黑脸小子一听,扑哧一声就乐了:“出啥乱子?!难道王大哥你还担心嫂子红杏出墙不成?!放心吧,嫂子对大哥你可是一心一意!”
  “你乱说啥?!”大汉顿时大窘,脸红脖子粗道,“俺是说,那包大人若是真来咱西华县,恐怕就要出乱子了。”
  “乱子?!能出啥乱子?!”黑脸小子脸色一板道,“若是包大人真来,就该管管那天杀的郭……”
  “徐老弟!”大汉赶忙出声打断,四下张望片刻,才压低声音道,“你小点声。那郭爷可是有背景的人物,他宫里可有人!后台硬着呢,谁敢动他?”
  “包大人就敢动!”黑脸小子一脸不甘道,“那说书的小哥不是说了吗?包大人连当朝太师都不怕,还能怕他一个内宫的太监?”
  大汉叹了口气:“老弟,说书之人的故事哪里能信?不过是图个乐子,解解气罢了。再说,就算说书的小哥说得是真的,谁又敢告郭爷?难道就不怕惹祸上身?怕那时是状没告成,倒把自己一条命给搭进去了!”
  “这……”黑脸小子一下子蔫了,半晌不再说话。
  “瞧你们那点出息!”一声怒喝从头顶传来,只把两人吓了一个激灵。
  抬眼一望,只见两人身后站着一位大婶,斜挽发髻,粗衣草鞋,腰口堪比两口木桶粗,勉强系着一条补丁围裙,正双手叉腰,气冲冲望着坐在地上的两个大男人。
  “王家大嫂……”黑脸小子目瞪道。
  “娘、娘子……”大汉赶忙起身,凑上前道,“娘子你来了,俺、俺今天可占了个好位置。”
  “两个大男人,一点骨气也没有!”王家大嫂从鼻子里哼了一声道,“不过就是去告个状,有啥难的?你们也不想想,自打那郭爷来了咱们县,咱们可有过一天好日子?!若是包大人真能把这地头蛇除了,咱们不也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妹子,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大姐说得是。”王家大嫂身后走出一位女子,布衣布裙,花髻木簪,一副贤淑模样。
  “娘子你也来了!”黑脸小子也赶忙起身,扶过自家娘子殷勤道。
  女子瞪了丈夫一眼,转头继续道:“不过王大哥说得也在理,这官场之上,官官相护乃是常事,且那郭爷的靠山又是宫里的人物,平民百姓如何能告倒他?”说到这,顿了顿,又道,“不过就若是那位包大人真是铡了当朝国舅,就另当别论了。”
  “妹子这话是啥意思?”大婶问道。
  女子微微笑道:“若是包大人连当朝国舅都敢铡,又岂会惧怕一个内宫太监?若是包大人连郭爷的靠山都不惧怕,状告郭爷又有何难?”
  “还是是徐家娘子说得有礼,教书先生家的闺女就是不一样。”旁边不知是谁喊了一句。
  其余三人扭头四下一望,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四周已经挤满了人,八成是在王家大嫂大发雌威之时靠过来的。
  黑脸小子顿时一拍胸脯,自豪道:“咱徐三的娘子自然厉害。”
  人群中顿时一阵哄笑。
  那姓王的大汉却是未笑,反倒皱着脸问道:“到底包大人铡没铡安乐侯爷啊?”
  哄笑声顿时止住。
  徐家娘子微微一笑道:“这不是来听书了嘛,也许今天就能听到结局了也不一定。”
  众人顿时了然,一副期许模样。
  “啧啧,这位大姐,真是料事如神!你说得没错,今日咱说得就是结局!”
  一个声音突然从人群前方突兀传出,把众人吓了一跳。
  只见一名消瘦少年不知何时冒了出来,蹲在原本空无一物的说书摊位木桌之上,左手拎着一个水壶,右手握着一把折扇忽悠忽悠扇个不停。
  人群中顿时一阵欢呼。
  “说书的小哥,你总算来了!”
  “快点快点,咱们可都等着听你的段子呢!”
  少年嘿嘿一笑,噌得一下跳下木桌,将水壶放在桌上,举起折扇煞有介事的摇了两下,突然,猛一收扇,啪得一声将折扇拍在桌上。
  霎时间,数百人众,一片寂静,只能听见树叶随风沙沙作响。
  说书少年——也就是临危受命的金虔,一见此景,心里甭提有多美了:瞧瞧咱这气派,瞅瞅咱这气势,看看咱这粉丝,啧啧,想那现代天皇巨星世界巡回演唱会也不过如此!
  哼哼,这公孙竹子果然厉害的紧,竟然能想出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一招。
  通过评书这种“深入实际,贴近群众,挖掘深刻,形象生动”的“集中轰炸式宣传”来竖立“老包一代青天”的品牌形象,从而达到“控制舆论导向”的目的,使百姓对老包心存信任,最终达到鞭策百姓鸣冤上告的完美结果。
  上上之策!连咱这个现代人都望尘莫及。
  只是,公孙竹子恐怕你做梦也不曾料到,你这费心费力想出来的计谋,居然成就了咱这位一代“评书大师”!
  哼哼,咱后半生的“钱”途从此一片光明啊!
  “喂,说书的,今天的例钱!”
  金虔正想得陶陶然,就听耳边一句煞风景话语传来。
  抬眼一看,正是之前为难自己和范瑢铧的那几个无赖。
  “哟,几位爷,今个也挺早啊。”金虔赶忙弯腰堆笑道。
  “废话少说,老规矩,先把今天的例钱交了。”领头大汉道。
  “是是是。”金虔从怀里掏出五两白银交到大汉手里,继续笑道,“几位爷今日也要在此听书?”
  “当然,郭爷特别交代过,让咱们几个在这盯着你!”其中一名无赖道,“若你只是说钦差大人的好处便罢了,若是你又半点对钦差大人不敬之处,哼哼,小心你脖子上吃饭的家伙。”
  “是是是!”金虔忙不迭点头。
  废话,咱怎么能砸咱自家大人的招牌。
  领头混混点了点头道:“你知道就好!这几日钦差大人就要到西华县了,你若说得好,钦差大人听得高兴,咱们郭爷脸上也有光,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是是,当然当然。”金虔继续猛点头,心中却是冷笑:啧啧,想不到那郭广威还挺识时务,可惜他这次的马屁却偏偏拍到了马腿上!
  几名地痞见金虔一副听命模样,自是十分满意,转身坐到一旁,不顾一众百姓愤愤目光,自顾自的喝起茶来。
  “咳咳……”金虔清了清嗓子,细目缓缓扫过座下百姓。
  众人皆觉精神一振,人人都竖起耳朵,个个都打起十二分精神。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