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406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北京人在纽约》之后,艺术中心沉寂数年,冯裤子、赵宝钢各自发展,成就事业。
  郑小龙带出他们俩,捧红葛尤,本身跟汪朔交好,又拉入了姜闻,后来陈到明也加入,这便是京圈的最初规模。
  现在葛尤跟许老师最铁,大钢子墙头草,许老师在圈内声望也不弱,早被看作是一撮人的领袖。
  许非系啊。
  ……
  五月,晨。
  许老板开着自己的皇冠133,驶向区工商分局。黑色的车身宽大又修长,低调内敛,发动机盖上的竖标闪闪发光,一路收割了无数艳羡。
  陈老板在后座打着呵欠,从小冰箱里摸出一罐阔乐,懒懒道:“今儿又得排一天。”
  “不会,今天来得早。”
  “昨天你也这么说。”
  “今天更早。”
  嘁!
  小旭喝着肥宅快乐水,激灵灵的落到肠胃,又痛又爽。她揉着肚子继续喝,探头往前边瞧,顿时皱眉。
  还没上班的工商局门口,已经候满了人群。都挺像知识分子,夹着小皮包,拿着文件,交头接耳。
  许非见状,稍稍停远点,道:“你在车上等吧。”
  他先凑过去,占了位置,没几分钟后面又多了四五个,长长的甩到大街上。
  等了一会,前面的哥们似乎无聊,回头瞅了瞅,忽道:“兄弟,开公司啊?”
  “嗯。”
  “恭喜发财啊!”他拱了拱手。
  许非见怪不怪,回道:“恭喜发财!”
  说着也回过身,“哥们,开公司啊?”
  “嗯那!”
  “恭喜发财!”
  “恭喜发财!”
  一溜人和气团团,操着新流行的问候语,迎着朝阳的脸上呈现出金钱的灿烂光芒。
  不多时,工作人员陆续上班,如临大敌。一个小姑娘嘀咕道:“妈呀,今天又这么多人,可别摔了碰了。”
  “就是,一会维持点秩序,别跟昨天似的。”
  “听说东城西城都挤爆了,我们算好的。”
  “我也听说了,人家执照都快发完了。”
  “乖乖,这一个月全市得开两千家公司吧?”
  说着话,大家到里面换装,开张接客,一个人站门口喊:“排队排队,麻烦排队,一个个来。”
  排在首位的哥们嗖地冲过去,“我要开公司!我要开公司!”
  “知道你要开公司,材料准备齐了么?”
  “齐了,齐了!我跟我媳妇,两个人,搞装修……”
  他索性翻开包,抽出一份摘抄的纸,正是《有限责任公司暂行条例》,照对着一条一条。
  后面人一看,得,还是这么慢!
  许非百无聊赖,往车里瞅了眼,陈老板脱了鞋,躺在后座看书,小脚一晃一晃舒服的不得了。
  他嘁了一声,正想雇个人排队,前面那哥们又转过来,“抽烟么?”
  “呃,谢谢!”
  那哥们给了颗烟,再三打量,“您是许先生么?”
  “是我。”
  “哎,我就说像呢,我看过您的节目。”
  “节目?”
  “《雪山飞狐》那个,大制片人!”
  “哦哦,不敢当不敢当。”
  许非跟对方握了握手,问:“您贵姓?”
  “我叫陈东生,搞学术的,不值一提。”
  不值一提……搞笑咧?
  许老师一听这名,也认出来了。
  第418章 大幕拉开
  陈东生,是位大佬。
  许非知道,是因为他创办了一家拍卖公司,上辈子陪老板参加过活动。而陈东生本人,现应该在《管理世界》杂志任副总编,副局级。
  “许先生准备开什么公司?”
  “做点传媒生意。”
  “传媒?”
  陈东生一愣,这概念在国内很高端啊,笑道:“不愧是大制片人,佩服。”
  “过奖,您呢?”
  “我不做生意,就过来看看。前天在西城,昨天在东城,今天来这儿。我想写篇调查文章,觉得挺有意思的。”他解释道。
  “哦,那调查出什么了?”
  “各行各业都有,贸易公司居多。从业者素质普通很高,我见过辞职的官员、知识分子、科研单位的负责人,这跟以前不一样。”
  许非看前面磨磨蹭蹭,索性开聊,笑道:“确实不一样。84年经济体制改革,开放14个口岸,出现一大批国企名头的私人企业。虽然畸形,但毕竟是萌芽,我觉得算中国的企业元年。
  这次开放的更彻底,私企就是私企。而且核心力量来自于体制内,都是社会主流精英,您刚才也说了。
  他们有专业知识,眼界开阔,建立的是现代企业制度。”
  “怎么讲?”陈东生兴致勃勃。
  “那两份文件啊!”
  许非指了指那些人,人手一份政策文件,“法律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法律越进步,社会越进步。这相当于我们的《公司法》,我们依照法律成立公司,走的自然是现代企业制度。
  我们这批人可能包含很大的共性,若干年后再看,后人可能会给我们归到一拨,比如叫个‘92派’之类的。”
  92派……嚯!
  陈东生完全不知道,对面那个不要脸的盗用自己的名词,只觉不虚此行,光这几段话就够写篇文章了。
  他不禁摸出张名片,“冒昧了,您……”
  “哦,可以。”
  许非跟对方交换名片,随口问:“改革大潮,全国沸腾,陈先生就不动心?”
  “呃,呵呵。”
  陈东生腼腆的笑了笑,道:“有些想法,但还没下定决心……好了,我该走了,期待再会。”
  他也不调查别人了,直接闪。
  许老师又等半天,终于轮到自己,打电话叫小旭过来。
  工作人员见都是名人,怕引起什么事故,领到里屋,哗啦倒出一堆资料。
  这年头的公司政策,当然没有后世宽松。
  股份有限公司,需五人以上发起人;有限责任公司,需二人以上组成,且没有“一人有限公司”的说法。
  “时代传媒有限公司,确定用这个名称?”
  “确定。”
  “经营场所,亚运村汇宾大厦xxx”
  “经营范围:广告宣传、市场推广、活动承办、演艺人经纪等。”
  “注册资本520万。”
  工作人员特别扭,什么传媒啊、演艺人经纪啊、520啊,呸!
  “股东二人,许非,陈小旭。”
  “许非出资380万,陈小旭出资140万,并担任企业法人。”
  搞定了之后,过段来取执照,再去税务局报到,就可以开张了。
  至此,许老师的几家公司登记完毕。
  其实五月份只是开端,下半年才是前仆后继的下海大潮。辞官的超过了12万,保留职位去经商的超过了一千万。
  仅92当年,全国房地产公司增加了10倍,贸易公司增加了100倍。京城每个月新开公司2000家,半年后,全市库存工商执照清空。
  狂野时代,大幕拉开。
  ……
  火车站前,王晶花坐在车里焦躁不安。
  第一次坐这么好的车,还是大老板亲自开。说起大老板,她到现在还很神奇:你说我一唱片公司的员工,怎么就跑到传媒公司去了?
  她偷偷往旁边瞄,辣个好看的蓝银正冲窗外张望,帅且逗比。
  “几点了?”许非忽道。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