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42节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跑回自己的房间,翻了本《黑龙江水产》杂志指给妈妈看。从涌泉县回来后,她和陈敏佳的新爱好就是收集各种农业种植养殖杂志。他们在旧书摊上淘到了不少呢。
  “妈妈你瞧,这一篇《鱼稻共生效益倍增》里面就写了,水稻没打过农药。我觉得应该是真的,不然鱼就被药水毒死了。”
  郑明明一本正经,“大米也能卖出高价啊。日本的大米就很贵。一分钱一分货。如果我们的品质达到了,同样可以卖大价钱。”
  陈凤霞又开始扶额,好吧,她就是那最弱的重生者,分分钟就能被家人碾压的那种。
  什么稻田养虾稻田养蟹,她重生前,老家都是成片的。怎么到了这里,反而还得女儿提醒她?
  第349章 搞清楚合作关系
  第二天,周末也要加班干活的郑国强难得天没黑就到家了。
  他一推开家门,瞧见客厅里的架势,就吓了一跳。乖乖,满屋子的初中生,这一个个严肃的,活像是在搞研究,人人手上捧着书,个个全神贯注。
  就连基本上不识字的三小只同学也积极发光发热,充当搬运工,不时跑来跑去,拿着被哥哥姐姐们挑选出来的杂志奔向大人:“这里有。”
  陈大爹认真地接过杂志,然后仔细翻阅内容,再恭恭敬敬地誊抄信息。
  郑国强眼神一贯不错,只一扫,就瞧见了“辽宁省”三个字。他满头雾水:“这是在做什么?阿爹,你要找老朋友啊。”
  陈大爹头都不抬,就回答两个字:“不是。”
  但具体是什么,他却没给出解释。。
  还是因为不识字,所以只能在厨房负责后勤工作的陈高氏开了厨房门,招呼了句女婿:“国强回来啦,先喝碗汤啊,猪肺汤。”
  猪肺便宜,收拾起来却麻烦,也不知道老太太忙了多久。
  他赶紧道谢,问自己岳母:“阿妈,阿爹他们在干嘛?凤霞呢?早上没听她说有事啊。”
  “打电话呢,他们在找能卖高价的米。”
  郑国强眨巴两下眼睛,没能消化掉丈母娘的话。
  好在郑明明同学终于拨冗替爸爸翻译了一回:“妈妈想打造高档大米品牌,正在挑选稻田养鱼养虾养螃蟹的稻米。”
  郑国强还是满头雾水:“你妈打算当粮商了?哎哟,你妈又不考驾照了?”
  陈敏佳直接说姑爹:“不是你是农村的大米卖不出高价,没人买吗?嬢嬢就先找出品质好的大米。”
  郑国强顿时无语,这都什么跟什么,他真服了他老婆。
  “你妈人呢?”
  “楼上打电话呢,我们筛选出来的信息,妈妈要一个个打到杂志社去核实,然后再想办法联系报道里的主人公。”
  郑国强直接端着汤碗上楼,果然听到妻子的声音:“对,我们对这个很感兴趣。这样种出来的稻米品质肯定跟一般大米不一样。我们想试试样品质量,如果好的话,可以安排上架销售。”
  郑国强没打扰妻子,就在门口一边喝汤一边等待。
  等人好不容易挂断电话,又要拨打下一个号码时,他赶紧喊停:“行了行了,难得周末,你让人家清静清静成不?”
  陈凤霞立刻强调:“他们有人值班。再说了,杂志社帮人高价卖掉粮食,这是惠农的好事啊。你知道吗?这样的稻田出来的米,他们的售价居然跟普通大米一样,太亏了。”
  郑国强无语:“人家重点卖的是鱼虾,又不是卖大米。”
  陈老板振振有词:“瞧你这话说的,今天你别吃新米饭,给你上陈米。一日三餐,谁少得了饭。追求高品质的大米,是很多人的实际需求。”
  她连广告都想好了,在日本备受追捧的中国大米,您的餐桌也需要。
  广告灵感源自于新闻报道:中国大米走俏日本市场,因为去年日本大米欠收。
  现在国人对外国的滤镜还是相当厚的,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外国人用的那肯定是好东西。好比眼下高价也不愁销路的洋快餐。
  郑国强赶紧摆手:“我不是你打造高端大米品牌的思路错了,我是讲你在跟供销社合作这件事上整体思路就是错的。你搞清楚一件事啊,你们是合作关系,不是你求着供销社。这就好比小商品市场,摊位建好了人家入驻,完了你还要管人家到底卖什么东西吗?”
  陈凤霞下意识地反驳:“不帮他们找的话,他们是真的不会动,完全没意识。你没去涌泉县你是不知道,一定得手把手地带着才行,不然他们就原地踏步踏,你急死了都没用。”
  郑国强拿出了冷酷的态度:“那就不要管,让他们自己喝西北风去。”
  陈老板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不是郑国强的作风啊。说实在的,论起细心与耐心,郑国强能甩自己十条街。为了建景区,鼓励村里的农民搞农家乐和民宿,他是一家家的去做思想工作,鞋子都磨破脚后跟了。
  郑国强摇头:“咱俩工作情况不一样。我这个范围再大也就是一个景区而已。你这是全国各个点。我一家家的跑,你怎么跑?大战的时候,元帅都是坐镇指挥部,士兵才在最前线冲的。这叫各司其职。你在涌泉县积累的经验不适用于大局。这就好比,国家不能用治理农村的套路来治理整个国家一样。”
  陈凤霞叹气:“可这个必须得我们主动啊。”
  郑国强无奈:“搞清楚啊,我的陈老板。真正害怕供销社完蛋的,不是领导也不是上供销社买东西的人。领导可以调去其他部门,顾客也能另外找地方买货。只有谁跑不了,供销社的职工!尤其是基层供销社,想卖房子卖地都卖不出价钱来。他们自己不找出路,谁管他们?”
  陈凤霞迟疑:“你的意思是?”
  “别是不是了,就是!让他们自己找特色,打造品牌。”当干部的人手把手教自家老婆,“第一个,五十六个民族特□□店必须得保持,把它们打造成样板。老少边穷,首先,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有政策支持的。既然已经有基础,就要善于运用政策,灵活机动的解决问题。对了,这些店还在吗?”
  “当然在了。”陈凤霞感觉丈夫问的是废话,“我们是企业搞面子工程有什么用,我们是要盈利的。生意好的很。”
  本来大家以为民族大赶集的活动结束后,线上销售额会蹭蹭往下掉。但是因为新闻媒体的持续报道后续发酵作用,还有十一期间全国各处都旅游热使得平常城市里相对少见的少数民族特色商品为更多的人所熟知;所以网店的热度在小幅度下跌之后就持续维持在国庆节期间销量的70%到80%这个区间内。
  正因为这样,曾老师后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才有底气说这些店的后续一年时间内妙妙平台的盈利部分会持续捐赠给台湾用于救灾以及灾后重建工作。因为这是祖国各族人民对台湾同胞的心意。
  郑国强感觉自己被内涵了,直接呵呵:“行啦啊,谁还不知道谁,做买卖的搞形象工程骗政府补贴的事情还少哩。这个继续保持发扬光大,争取成为各民族展示自己的一扇窗口。我跟你讲认真的,这个获得官方认可,以后官方与活动第一个考虑跟你们合作,意义很重大的。”
  陈凤霞暗道,果然坐在什么位置上说什么话。这要是搁上辈子,打死郑国强,他也说不了这些。
  聊完现有的,再讲开疆辟土的。
  郑国强正色道:“基层供销社卖什么特色产品,让他们员工自己想。想不出来做不了,那就自己倒闭吧。全国倒闭的国有厂多了去,他们又凭什么比别人要受到优待呢。想得出来,自己有方案的,你们再审核,感觉能做下去再开始进一步合作。该让他们做的事就让他们做。”
  陈凤霞还是纠结:“可一般能想敢想又敢动的,基本上情况都不会太差。”
  钱才是人的胆量啊。
  郑国强点头:“是啊,就是这样。对,这样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但是你要知道,从零开始难,五十分冲到八十分简单。社会财富无论如何都会流通,等到百分之八十的部分多了,想要带动零也就简单多了。你总是盯着零,花大力气把零变成一,有那个精力能推出好几个八十了。所有的事情都会有先有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陈凤霞重重叹了口气:“希望百分之八十能快点起来,再带着零吧。不然那苦日子要持续到什么时候?”
  郑国强安慰妻子:“放心唻,大家又不傻。你看看江海,现在下面哪个县没有自己的网店。还不都是跟上元县学的嚒。你自己不也说小谢他们家附近的县下面的供销社都起了心思,也想让鸿安镇供销社代购代销嘛。大家都会有样学样的。”
  说到小谢他们家乡,这事还挺逗。隔壁县乡镇的供销社找上门,被他们各自自己的县发现了,气得够呛。领导大骂,这帮子家伙,得要弄得好像自己县里不能搞一样。
  曾老师过去签少数民族特□□店时,就有县领导找上门,主动提出谈合作,表现得相当积极。
  他们的主动给了网站不小的动力,感觉终于有人识货啦。
  不过鸿安镇最妙的人还是小谢的姐姐谢瑶。她现在自己不走街串巷叫卖衣服,也没在县城开服装店,她白天给妹妹帮忙,一道经营婚纱影楼;晚上就在电脑前浏览网店,挑选中意的衣服,然后下单,等货物到了后再转述给乡镇供销社销售。
  没错,因为她眼光好,她叫卖的衣服销量好,所以魄力不小的供销社就主动找上门,主动提出两边合作,她来负责挑选衣服。
  于是,她成了网络分销商外加时尚买手。
  就连冯丹妮听说她现在的工作时都竖起了大拇指,感觉这姑娘是真牛掰。
  现在,谢瑶已经以供销社为基点,目标是占领他们全市各个乡镇的服装销售市场了。
  陈凤霞就很佩服。这家兄妹三人,当真个个都不是凡品。
  跟他们一比起来,涌泉县简直如如不动。反正陈凤霞离开的时候啥样,过了几个月还是啥样,让人看了都着急。唯一可以称得上是变化的地方在于开学时,乡政府采取行动开始一家一户的动员各家送女孩子去上学,起码上到小学三年级。因为城里的老板需要女工,必须得认字的女工。
  虽然成效不大,愿意送女儿上学的人家不多,但是好歹村里小学开始有女学生了。因为乡政府管孩子中午一顿洋芋饭。有的家庭感觉女儿年纪小在家也干不了多少事,就让小孩去上学了,混中午一顿饭饱。还有小女孩得带着弟弟妹妹去教室,因为父母要下地干活,没空照应,反正就是很不容易。
  闵老师在家乡忙了一个暑假,看到这样的困窘,甚至生出心思想要回家乡当老师。他家里人肯定不同意,他朋友也反对。他的态度却相当坚决。
  后来还是谢瑶跟他谈了一回,才让他回心转意。
  谢瑶说,虽然在深圳打工的日子非常辛苦,苦到她不愿意回想,短时间内她也不想再返回深圳,但是,正因为有这段人生经历,她在工厂没学到什么正经的技术活,但在深圳的日子里让她学会了该如何追逐时髦。所以她才能干起乡镇版时尚买手的活。
  在大城市能学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即便想要奉献,也请吸饱了能量再回来,不然那没啥用处。
  陈凤霞听说这事时,只感觉好玄妙。原来真的是你经历的苦难是你的财富。不出去走走,又在怎么知道外面的世界究竟怎样呢。
  陈凤霞感慨了句:“我希望闵老师的家乡能够赶上鸿安镇的节奏。”
  “一点点的,慢慢来。”郑国强安慰她,“人家鸿安镇没开始种水果前,也不行的。”
  楼下响起小三儿的呼喊声:“姑爹,嬢嬢,吃饭啦。”
  等看到大人下楼,他又挺起胸膛,认真地强调:“嗯,吃过饭再干活。”
  郑国强笑着抓起三号小胖子同学:“洗脸洗手了没有,小花猫一只。”
  小三儿拼命挣扎:“我吃过饭要干活的,要节约用水。”
  哎哟,人没丁点儿大,小嘴巴还挺能叨叨。
  郑国强直接摇头:“赶紧洗白白吧,吃过饭不用弄了。”
  陈大爹惊讶:“怎么,不搞了吗?要搞的。大米能卖出钱来,大家才愿意种田。现在村里就有荒地了,我们都是上好的水田,大家都不愿意种了。想包给人家,人家都不高兴。”
  他进了城,骨子里还是农民,看到圈起来的厂房荒着,他都要进去种菜,何况是成片的良田呢。
  陈凤霞赶紧解释一通,然后加了句自己的定论:“我觉得国强讲的有道理,这样效率高些,他们自己也有动力。我准备按照以前供销社代销代购点给他们提成作为利润。”
  陈高氏端了菜上桌,点头表示赞同:“应该的,真懒汉受穷也应该。”
  郑明明却迟疑道:“可是,农民怎么办?懒惰的是供销社的人,农民未必懒啊,他们很可能只是没有途径知道这些而已。说不定他们自己也想把东西卖出去,就是没人过去收。”
  陈凤霞跟郑国强都愣住了,女儿说的也是种情况啊。
  讲个不好听的,供销社经营不善也不是一两年的事了,职工情绪懈怠正常。还有些职工虽然名字还挂在供销社,但是早就自己在外面找事了。难得为这三瓜两枣折腾。
  郑国强想了想:“让他们再往下要特产,乡镇供销社想不出来的就问村民,他们有什么东西卖不出去。但凡卖不掉的,能找到销路都叫特产。类比着来看,将现在做的好的销售点作为标杆推广,让他们心动。”
  郑明明还是不太满意,她觉得应该多做一些。
  大家吃过饭,一起坐在沙发上看省台文艺频道播放的情景剧。这部戏是王月荣主演的,他们也参演了呢,还到他们学校取过景好多人都是群众演员。
  郑明明坐在妈妈身旁,跟她咬耳朵:“妈妈,我们可以用广播。”
  “啊?”
  “就是在全国的农村广播打广告,让大家都能听见。就算乡干部乡供销社不主动,他们听了广播,知道网站能够帮忙卖东西,那就可以想办法打电话过来问了。”
  她掰着手指头数,“首先,让他们在供销社登记,这样有统一的对接对象。其次,供销社不积极甚至推脱的时候,他们打电话过来,网站就可以联系供销社那边或者是他们的上级单位,督促他们做这个事。”
  说完了之后,她又认真地强调,“可以打广告的,现在不是重视三农问题嚒,帮助农民销售产品上新闻以后就是免费的广告。这就是隐形的收益啊。妈妈,你还可以跟广播台合作,广播台不也要搞公益活动嚒,可以跟这个结合起来。我看了杂志,上面供销社的领导接受采访时说供销社要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这就是方向啊。他们也可以用这个来争取更多的支持呢。”
  陈凤霞看着满脸认真的女儿,不知道这丫头究竟已经思考了多久,居然一开口就头头是道。
  哎,这本来不应该是孩子费神的事。可谁让自己这个做妈的志大才疏,没啥本事呢。
  她笑着点头,答应了女儿的请求:“好,妈妈试试。”
  郑明明总算放下心来。其实还是会有很多问题,像涌泉县,乡下都没电,哪里有什么广播啊。走不出来的人就只能指望山外面的干部能认真负责些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