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节
胡亥强制按下激动的心情,带着众人走了过去,一边走一边还装模作样的问道:“怎么样?怎么样?是不是挖出宝了?”
“回禀公子!确实挖到了东西!”樊哙走过来,跪在胡亥面前,双手将一片竹简残片高举过头,说道:“好像是一只大鼎,鼎身还没有完全挖出来,不过依稀能看见上面刻着一些山河纹路。这片竹简,就是跟鼎一起发现的。”
胡亥接过竹简残片,只见上面的字因为长年河水和泥土腐蚀,除了少数几个字依稀可以辩认之外,大多数字已然模糊不清。
“宋……太丘……禹皇……这是什么意思?”胡亥皱着眉头吃力的分辨着上面的字,忽然听见身后的萧何,猛得尖叫了一声。
那声音又尖又亮,胡亥真得很难想像,萧何这样稳重的人,竟然能发生这样不稳重的声音。
“萧何,你怎么了?”胡亥转回头,一脸疑惑的看着萧何,只见萧何素来淡定的脸上,此时是一脸惊意,不过不是见到鬼的那种“惊”,而是见到神仙的那种“惊”。
出乎胡亥的意料,面对自己的疑问,众兄弟之中最重礼仪的萧何,并没有跪下来赔罪,反而不顾礼仪的一把抓住胡亥的手,惊喜的大叫道:“公子!您知道这是什么吗?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知道我知道啊!我埋的我能不知道吗?你能先松开我的手吗?疼疼疼疼!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还记得这是啥么?
几十年后小猪说:当然,朕都是被你们逼逼逼得去篡位的!
赵高:五岁就会随地乱埋东西,怪我喽?
刘季:九岁就会说大禹,说鱼化为龙,然后刚说完化龙,天上就真出异象了,怪我喽?
除了胡亥自己觉得自己是只萌萌哒的小家猪之外,大家都觉得他很是一头很有野心的猪,简称野猪。。
有缘……其实我是想起准提和接引了。。
第82章 异宝(地雷加更)
没等胡亥发表意见,萧何已经松开手,跟兔子一样蹦……真得是蹦没有错,蹦到人群里,一边高喊着,“让我进去让我进去,你们这些人,不要乱碰,碰坏了怎么办”,一边开始往里急。
“呵呵……萧何真是静如处子,动如……呵呵……”胡亥甩了甩被萧何捏得有些发疼的手,看着在人群里激动万分的萧何,开口说道。
“微臣认识萧何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看见萧何如此失态,想必是情难自禁,还请公子见谅。”刘季上前一步,为萧何向胡亥赔罪。
这个时候就看出文盲的好处了,虽然刘季也对挖出来的东西很好奇,但是他根本没听懂那几个字是什么意思,而且也没有那个想像能力,去想像一个他根本就没概念的东西。
“放心,我不会怪他的。如果真是那样异宝,萧何激动也是难免的。”胡亥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忐忑的说道。
他简直都要为自己的演技点个赞了,随口一句话,就把那种想看又不敢看、怕看又想知道的心情,演了个出神入化。
胡亥说完,命令在樊哙在前面带路,自己紧随其后,走到被人群包在中间的土坑边,只见鼎身已经露出来一小半,旁边散落着许多竹简残片,透过黄色沙土和污渍,胡亥还能隐隐约约看见鼎上刻着山河纹路。
土坑之中,其他人已经走开,只有萧何一个人正站在里面,手拿着几片竹简残片,一脸狂热,神情激动,整个人趴在鼎身上,眼睛和手都牢牢帖在鼎上。看他那模样,恨不得能钻到鼎里面去一般。
“萧何,你看出什么了吗?”胡亥背着手站在坑边,以居临下之姿看着萧何问道。
萧何没回答,胡亥只得又追问了几声,萧何方才转过头,目光似乎还有些呆滞,一副没回过神的样子。
看多了萧何精明的模样,胡亥发现一副傻气的萧何,看着也有几分呆萌可爱。
汉初三杰啊,就这么被自己毁掉了,萧何粉丝不多吧?
胡亥又连声追问几句,萧何方才如同从梦中醒来一般,看着正淡定自若的笑着,一副“所有的一切,都在本公子的掌握”中的胡亥,心中大为佩服。
面对如此有可能挖到九鼎,这样的传世珍宝的情况,少公子竟然能不急不躁,镇定自如,相必之下自己真是太不淡定了。
“回禀公子,微臣愚钝,无法分辨。不过这几片竹简残片上写着‘宋君卜封口而枚占巫苍,苍占之曰:吉,鼎之它它,鼎之煫煫,初有吝,后果遂’的字样。承蒙公子厚爱,愿意将珍贵的藏书借与微臣阅读。微臣曾在《归德》一书中,见过这段卜词。这是宋国君主初封之时卜卦,巫师苍以宋国的鼎为占卜对象。”萧何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的竹简残片高举过头,朗声说道:“只待宝鼎全部挖出,查看鼎腹就可以知道到底是哪一只鼎了。”
“嗯……”胡亥用众人眼中不急不躁,万分淡定,但淡定中又隐隐透露出那么几分急不可耐的表情,点了点头,伸手接过萧何手里的竹简残片,看了几眼之后,开口说道:“周德衰败,九鼎末于荒野之中,而今……六国毕、四海一、天下定、九鼎出。此乃上天指引,欲兴我大秦之意!天佑大秦!”
胡亥一边说着,一边高高举起握着竹简残片的右手,连喊几声道:“天佑大秦!天佑秦王!”
“天佑大秦!天佑秦王!天佑少公子!”众人之中,又是刘季第一个先带头喊了起来。
听到刘季的喊话,胡亥简直都要醉了,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瞪了刘季一眼,你能不加那句“天佑少公子”吗?
被胡亥这么一瞪,刘季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这必须是少公子嫌自己反应太慢,夸奖他的力度也不够大。少公子,微臣明白的,您自己不好意思夸自己,所以这活只好微臣会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
不过……九鼎到底是什么?等会找老萧问问。
虽然对于大多数文盲来说,并不知道九鼎是什么,但不妨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不到晚上,九鼎就已经被挖了出来,洗干净,然后在重兵的保护下,送到了汾阴的驿站之中——坐来时的船,那是绝对不行的。野史传说中,有一个鼎就是在运送途中掉河里,然后始皇命几千人泅水都没有找到。
胡亥屏退众人,好奇的看着眼前的大鼎,其实……也还好吧,看着还没有后世被称为“司母戊鼎”拉风。
司母戊鼎高为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眼前这个鼎,要比司母戊鼎小许多,看上去还没有胡亥高大,重量最多也不会超过五百斤。你问胡亥,为什么连鼎的重量都知道?
虽然野史传说里,每一只九鼎,要九万人才能运动,所以周武王一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才把九鼎运回都城镐京。
但是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四千年多年前的夏朝,要造这么大的鼎,得用掉多少铜材?就算有这些铜材,你又哪来那么大的铸造设备?哪来那么多大起重设备?只靠人力,九万人要怎么搬啊?用绳子拉,你确定你的绳子承重够?夏朝要真有这黑科技,早就一统全球了。
除非九鼎是外星人造的。
反倒是胡亥的家史《大秦诸先王史》中写得很明白,公元前307年(即周赧王八年、秦武王四年),秦武王力与任鄙、乌获、孟说三位大力士来到洛阳。见周室所藏传国之宝九鼎,以雍鼎代表雍州,应属秦国,思欲取走,乃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当时孟说将鼎举离地半尺;而秦武王举时,鼎也是离地半尺。秦武王爱秀,想转两步秀给大家看,结果不一小手失了手,被鼎砸断腿骨,最后得了破伤风死掉。
孟说能举,秦武王也能举,考虑到人的力量有限,因此,眼前这个鼎从重量上来说,应该还是比较还原的。
至于,你说史书里动不动就说“力可举千斤”?不好意思,现代一斤是五百克;秦代一斤是258克,所以这个鼎用秦朝的说法来应该是千斤。
重量上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外观和工艺了。若是自己没有穿来,再过上几十年,项羽一大把大火,把有的资料都烧光了,要造假还说不定有点难度,怕遇见考据党。但是现在……关于九鼎的资料还安静的躺在咸阳宫的藏书阁里,赵高要是连对着资料仿制一个一模一样的都办不到,父王早就把他洗吧洗吧当下酒菜吃了。
“哈……不知道父王看到奏折会怎么样?不会高兴的晕了过去吧?那我罪过可就大了。”胡亥拍了拍大鼎的鼎腹,这个鼎其实也不是毫无破绽的。应该来说,它不但有破绽,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破绽,按照史料上记载,当年夏启铸九鼎时,曾在鼎腹上刻上了鼎所对应州的铭文。
但是眼前这只鼎的鼎腹上什么都没有,只有模糊的似乎被人毁坏过的痕迹。
这当然是胡亥故意留下的破绽,为的就是减少另一只九鼎被发现时,两只鼎铭文撞车的可能性。这样模糊处理后,除非天下九鼎皆出,否则就算出了八个鼎,就算有碳十四在手,也没人敢说自己手里的这只不是真的。
至于铭文被毁的理由嘛,就留给后人去猜测吧,要相信人民群众,群众的想像力是无穷的。
这时在咸阳宫之中,秦国正在举行一统天下后的首次大朝会。
本来,以太史令领衔的太庙、太祝、太卜与博士学宫组成的大朝礼仪专署,是想将这次大朝当成“新朝开辟,天子即位”两大庆典一起来筹划的。结果嬴政在听了蒙毅的询问后,一言不发,只是瞪了蒙毅一眼,然后转身走出书房,留下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犹自一脸搞不清楚状况的蒙毅。
“蒙大人,诸位大臣都还没回来呢。”最重要的是,少公子还没有回来。宝贝儿砸见不到自己的风光大典,当父王的心情怎么会好?
赵高飞快跟蒙毅说了一句,跟着嬴政走了出去。
因此,诸般盛大礼仪一律终止,最终还是按照秦人的本色,隆重喜庆,但却无一丝豪阔奢靡之风。整个大朝会弥漫出一片肃穆庄重的气息,大臣们衣冠整齐,端坐于正殿之中。殿内各处皆放着冰盆,以防众大臣因为流汗而失态。
嬴政一袭冕服端坐于朝堂之上,看了一眼坐在左首的长子扶苏,身材修挺,冠带束发,顾盼之间英气勃勃,充满着青春和活力,正是最美好的年华。
看着长子,嬴政不由又想起数年未见的幼子,虽然每天都能收到幼子的家书,每十天还能收到密探送来的情报以及画像,但终究没有亲眼所见,不知道自家萌萌哒,现在有没有更萌萌哒了呢?
算算日子,胡亥现在应该已经走到函谷关,过不了几天,自家萌萌哒应该就能到家了吧?半个月前,让赵高给胡亥收拾屋子,也不知道他收拾好没有?等下下完朝,自己要再去检查一次,免得他不体贴不细心遗漏了什么;也不知道胡亥现在身高几何,新衣服早按照密探送来的尺寸备好,但终究没有亲眼所见,不知道合不合身?
嬴政一边心不在焉的,听着蒙毅念着早已准备好的王书,一边满脑子胡思乱想,盘算着自己应该怎么收拾这个离家多年,还尽在外面给自己惹事,害自己给他收拾烂摊子的熊孩子,忽然看见竟有一个宦官,手持一本奏折,不顾正殿之上,此时正在开朝会,就匆匆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将手中的奏折高举过头,大叫道:“陛下,少公子急报!”
少公子急报?熊孩子又干了什么?这回的事,竟然大到要打断大朝会了?
大朝会,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打断的;但二般情况下,国内发生非常严重的大事,比如东方六国兵临函谷关这种大事,是可以打断大朝会的。
所以在听到“少公子急报”这三……不,五个大字之后,嬴政只觉得耳边传来“嗡”的一声巨响,心脏像被人揪住一般,只觉心口痛得难受。
这样的大事,不会是熊孩子变成死孩子,自己出事了吧?否则……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事能大到值得打断大朝会,还是这样重要的大朝会。
要不是一丝理智尚存,嬴政真想捂住心口,直接晕过去算了。
“呈上来!”嬴政的声音有些发抖,心跳加速,拿过奏折的手,也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嬴政用略为有些颤抖的手打开奏折,没看内容,先看字迹,是自家小熊的字,顿时心中大定,还能写信,看来熊孩子还没有变成死孩子。既然人没死,那剩下的事就不会是什么大事啦,说的好像熊孩子惹得麻烦还少了,最多等熊孩子回来吊打一顿就是了。
定下心神,嬴政开始阅读奏折上的书信,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接着又再看了一遍,然后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三遍。他阅读奏折时那种难以形容、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情,将朝下众臣、扶苏、赵高的胃口钓得足足的,正殿之上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都盯着嬴政,恨得不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奏折自己看。
良久,心情复杂的嬴政,随手将奏折递给一旁的赵高,开口说道:“赵高,你帮寡人看看,寡人有没有看错?你看到内容,是寡人所看到的内容吗?”
见嬴政这样难得的失态,对此事早有了解的赵高,在心里估了估时间,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接过奏折,回答道:“喏!”
趁着赵高在看奏折,嬴政心情十分复杂的看了扶苏一眼。
虽然自己一直十分疼爱胡亥,但不代表自己不疼爱扶苏;虽然胡亥给自己带了许多的快乐,但扶苏是自己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同样给当时尚未亲政,且被吕不韦、嫪毐的自己,带来极大的快乐;虽然胡亥比扶苏更像自己,也更加贴心乖巧聪明懂事,但嬴政对胡亥的定位一直是,就像自己少时的梦想——当一个有人爱有人宠,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无忧无虑,想干嘛就干嘛,想买啥就买啥,干了坏事也有人兜着的快乐熊孩子,所以他从未想过会是扶苏之外的人,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最重要的是,扶苏仁慈善良,继位后必会好好对自己的兄弟;而胡亥嘛……虽然在大多数事上,他比扶苏还要更为仁慈善良,但在某些事方面,他也很像自己。
身为一个父亲,嬴政知道自己偏心偏得没边了,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手足相残,相反他更希望每个儿子都能过得好好的。
但是今天……一个能亲眼见到异象,然后挖出九鼎的孩子,这难道是上苍在指点自己吗?
见嬴政用这么奇怪的眼神打量自己,还一打量就打量了这么久,扶苏心里难免有些毛毛的,莫非是胡亥出事了?可胡亥出事了,又关他什么事?值得让父王看自己这么久?又不是他干的。说实话,胡亥要是真出事,那仇家只有可能是……名单太长了,想想他在楚国杀了多少人吧——男丁全杀掉,十二岁以上的女人全部配于秦军中有功之臣为妻,十二岁以下的没入宫中为奴。
虽然项羽刺杀胡亥时,胡亥那席绝不妥协的话流传出来后,吓得不少楚人为免遭连累,自动自觉的给胡亥当眼睛,不但一旦发现可疑人物就积极举报,而且还开始奋勇保护大秦少公子,但想刺杀胡亥的人从来就没有少过。
“赵高,看完了吗?”嬴政收回心绪,开口问道。
“看完了。”赵高合上奏折,身体前倾,伏在地上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见赵高这般模样,众臣以及扶苏心中疑惑之情更深。大王还有他身边的赵高这么激动这么高兴,上次看见还是灭国之战的时候,但现在天下已定,宇内安宁,又哪来的国可以灭?
“那你把消息告诉他们吧。”嬴政暗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口说道。
“喏!”赵高直起身体,摊开手里的奏折,大声的念道:“儿臣胡亥启父王……”
胡亥的奏折和他的啰啰嗦嗦,路边看见一株小草,也能写上半天的家书不同,历来都是言简意赅,而且写得都是白得不能再白的大白话,所以群臣们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次打断大朝会,不是什么大事,没准备杀人也没打算诛人全家,就是少公子在汾阴发现了一个九鼎而……慢着?发现了什么?九鼎?
群臣们激动了,丞相王绾狠狠揪了揪他下巴下的胡子,疼,看来不是作梦。
“大王说的……说的是可是昔日夏启所制之九鼎?”王绾一脸震惊的看着嬴政,昔日文信侯吕不韦灭周之后,欲取九鼎归秦,可吕不韦遍寻周国都城却找不到九鼎的下落,反而听说九鼎已经被不甘心亡国的周室遗臣熔成了兵器。
“正是此鼎。”嬴政点了点头,一脸淡定的说道。
“若真如此,那真是天命所昭,恭喜大王!”王绾松开胡子,率先说道。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六国毕、四海一、天下定、九鼎出!大吉!大吉啊!”李斯毫无节操的从未来孙女婿的奏折里,剽窃了几句他觉得很带感的话过来。
这个孙女婿,虽然传闻里挺淘……好吧,他真得就是一个挺淘气的熊孩子,但从小运气都是出人意料的好,而且天赋极为出众。别人不知道,李斯可知道的清清楚楚,大王最近几年忽然拿出来的纸啊、印刷术啊、标点啊,虽然说是说墨家所献。但过去那么长时间,就算是墨子活着的时候,都没见墨家有什么举世震惊的发明,怎么这短短一两年里,忽然就开始爆发了?
这个孙女婿,还是挺不……李斯忽然瞅了一眼扶苏。
“儿臣恭喜父王!贺喜父王!”扶苏脸上含着笑,笑得特别纯洁,完全看不出来是真纯真,完全想不到“弟弟挖出九鼎”代表着什么,还是心机太深沉,所以让人猜不透。
嬴政觉得应该是前者,但就是因为是前者,他才更心塞,这么纯良的儿子,到底是谁教出来的?
丞相、廷尉、长公子,都一口咬定这是真鼎,并且齐齐向大王道喜。正殿上其他大臣,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甭管他们想到什么,都只能伏下身体跪在地上,齐声恭贺嬴政。
“哈哈哈哈!九鼎乃是国之重宝,寡人决定亲往汾阴迎接九鼎。”嬴政哈哈大笑,开口说道。
听到嬴政的笑声,又想起嬴政这些年来对胡亥的宠爱,心计浅的还没想到,心计深的却已经是皱紧了眉头。
扶苏公子虽然是长公子,从小也颇得大王的喜爱和重视。可长公子只是长子,并不是嫡子,并不是大秦王位最合法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虽然从目前来看,大王娶正妻的可能性很小,但小也还是有的。而且随着年岁渐长,扶苏公子心底善良,又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崇信法家的大王,那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意见相异,尤其在楚国一事上,听闻大王和扶苏公子,更是没少因为少公子争执。
但胡亥公子就不同了,从来老父最爱幼子,幼子最为可爱乖巧,幼子不但和自己长得像,脾气性情也像,幼子还天姿聪颖,总能帮爹解决问题,堪称世间少有之神童。
将心比心之下,自己的小儿子要有这么聪明可爱,自己也不忍心自己娇宠一生的宝贝,在自己死后,要看大哥的脸色,靠大哥吃饭啊。
“回禀公子!确实挖到了东西!”樊哙走过来,跪在胡亥面前,双手将一片竹简残片高举过头,说道:“好像是一只大鼎,鼎身还没有完全挖出来,不过依稀能看见上面刻着一些山河纹路。这片竹简,就是跟鼎一起发现的。”
胡亥接过竹简残片,只见上面的字因为长年河水和泥土腐蚀,除了少数几个字依稀可以辩认之外,大多数字已然模糊不清。
“宋……太丘……禹皇……这是什么意思?”胡亥皱着眉头吃力的分辨着上面的字,忽然听见身后的萧何,猛得尖叫了一声。
那声音又尖又亮,胡亥真得很难想像,萧何这样稳重的人,竟然能发生这样不稳重的声音。
“萧何,你怎么了?”胡亥转回头,一脸疑惑的看着萧何,只见萧何素来淡定的脸上,此时是一脸惊意,不过不是见到鬼的那种“惊”,而是见到神仙的那种“惊”。
出乎胡亥的意料,面对自己的疑问,众兄弟之中最重礼仪的萧何,并没有跪下来赔罪,反而不顾礼仪的一把抓住胡亥的手,惊喜的大叫道:“公子!您知道这是什么吗?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知道我知道啊!我埋的我能不知道吗?你能先松开我的手吗?疼疼疼疼!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还记得这是啥么?
几十年后小猪说:当然,朕都是被你们逼逼逼得去篡位的!
赵高:五岁就会随地乱埋东西,怪我喽?
刘季:九岁就会说大禹,说鱼化为龙,然后刚说完化龙,天上就真出异象了,怪我喽?
除了胡亥自己觉得自己是只萌萌哒的小家猪之外,大家都觉得他很是一头很有野心的猪,简称野猪。。
有缘……其实我是想起准提和接引了。。
第82章 异宝(地雷加更)
没等胡亥发表意见,萧何已经松开手,跟兔子一样蹦……真得是蹦没有错,蹦到人群里,一边高喊着,“让我进去让我进去,你们这些人,不要乱碰,碰坏了怎么办”,一边开始往里急。
“呵呵……萧何真是静如处子,动如……呵呵……”胡亥甩了甩被萧何捏得有些发疼的手,看着在人群里激动万分的萧何,开口说道。
“微臣认识萧何这么多年,还是头一回看见萧何如此失态,想必是情难自禁,还请公子见谅。”刘季上前一步,为萧何向胡亥赔罪。
这个时候就看出文盲的好处了,虽然刘季也对挖出来的东西很好奇,但是他根本没听懂那几个字是什么意思,而且也没有那个想像能力,去想像一个他根本就没概念的东西。
“放心,我不会怪他的。如果真是那样异宝,萧何激动也是难免的。”胡亥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忐忑的说道。
他简直都要为自己的演技点个赞了,随口一句话,就把那种想看又不敢看、怕看又想知道的心情,演了个出神入化。
胡亥说完,命令在樊哙在前面带路,自己紧随其后,走到被人群包在中间的土坑边,只见鼎身已经露出来一小半,旁边散落着许多竹简残片,透过黄色沙土和污渍,胡亥还能隐隐约约看见鼎上刻着山河纹路。
土坑之中,其他人已经走开,只有萧何一个人正站在里面,手拿着几片竹简残片,一脸狂热,神情激动,整个人趴在鼎身上,眼睛和手都牢牢帖在鼎上。看他那模样,恨不得能钻到鼎里面去一般。
“萧何,你看出什么了吗?”胡亥背着手站在坑边,以居临下之姿看着萧何问道。
萧何没回答,胡亥只得又追问了几声,萧何方才转过头,目光似乎还有些呆滞,一副没回过神的样子。
看多了萧何精明的模样,胡亥发现一副傻气的萧何,看着也有几分呆萌可爱。
汉初三杰啊,就这么被自己毁掉了,萧何粉丝不多吧?
胡亥又连声追问几句,萧何方才如同从梦中醒来一般,看着正淡定自若的笑着,一副“所有的一切,都在本公子的掌握”中的胡亥,心中大为佩服。
面对如此有可能挖到九鼎,这样的传世珍宝的情况,少公子竟然能不急不躁,镇定自如,相必之下自己真是太不淡定了。
“回禀公子,微臣愚钝,无法分辨。不过这几片竹简残片上写着‘宋君卜封口而枚占巫苍,苍占之曰:吉,鼎之它它,鼎之煫煫,初有吝,后果遂’的字样。承蒙公子厚爱,愿意将珍贵的藏书借与微臣阅读。微臣曾在《归德》一书中,见过这段卜词。这是宋国君主初封之时卜卦,巫师苍以宋国的鼎为占卜对象。”萧何一边说着,一边将手里的竹简残片高举过头,朗声说道:“只待宝鼎全部挖出,查看鼎腹就可以知道到底是哪一只鼎了。”
“嗯……”胡亥用众人眼中不急不躁,万分淡定,但淡定中又隐隐透露出那么几分急不可耐的表情,点了点头,伸手接过萧何手里的竹简残片,看了几眼之后,开口说道:“周德衰败,九鼎末于荒野之中,而今……六国毕、四海一、天下定、九鼎出。此乃上天指引,欲兴我大秦之意!天佑大秦!”
胡亥一边说着,一边高高举起握着竹简残片的右手,连喊几声道:“天佑大秦!天佑秦王!”
“天佑大秦!天佑秦王!天佑少公子!”众人之中,又是刘季第一个先带头喊了起来。
听到刘季的喊话,胡亥简直都要醉了,他深吸一口气,用力瞪了刘季一眼,你能不加那句“天佑少公子”吗?
被胡亥这么一瞪,刘季先是一愣,接着反应过来,这必须是少公子嫌自己反应太慢,夸奖他的力度也不够大。少公子,微臣明白的,您自己不好意思夸自己,所以这活只好微臣会给您办得妥妥帖帖的。
不过……九鼎到底是什么?等会找老萧问问。
虽然对于大多数文盲来说,并不知道九鼎是什么,但不妨碍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还不到晚上,九鼎就已经被挖了出来,洗干净,然后在重兵的保护下,送到了汾阴的驿站之中——坐来时的船,那是绝对不行的。野史传说中,有一个鼎就是在运送途中掉河里,然后始皇命几千人泅水都没有找到。
胡亥屏退众人,好奇的看着眼前的大鼎,其实……也还好吧,看着还没有后世被称为“司母戊鼎”拉风。
司母戊鼎高为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眼前这个鼎,要比司母戊鼎小许多,看上去还没有胡亥高大,重量最多也不会超过五百斤。你问胡亥,为什么连鼎的重量都知道?
虽然野史传说里,每一只九鼎,要九万人才能运动,所以周武王一共用了九九八十一万人,才把九鼎运回都城镐京。
但是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四千年多年前的夏朝,要造这么大的鼎,得用掉多少铜材?就算有这些铜材,你又哪来那么大的铸造设备?哪来那么多大起重设备?只靠人力,九万人要怎么搬啊?用绳子拉,你确定你的绳子承重够?夏朝要真有这黑科技,早就一统全球了。
除非九鼎是外星人造的。
反倒是胡亥的家史《大秦诸先王史》中写得很明白,公元前307年(即周赧王八年、秦武王四年),秦武王力与任鄙、乌获、孟说三位大力士来到洛阳。见周室所藏传国之宝九鼎,以雍鼎代表雍州,应属秦国,思欲取走,乃与大力士孟说比赛举鼎。当时孟说将鼎举离地半尺;而秦武王举时,鼎也是离地半尺。秦武王爱秀,想转两步秀给大家看,结果不一小手失了手,被鼎砸断腿骨,最后得了破伤风死掉。
孟说能举,秦武王也能举,考虑到人的力量有限,因此,眼前这个鼎从重量上来说,应该还是比较还原的。
至于,你说史书里动不动就说“力可举千斤”?不好意思,现代一斤是五百克;秦代一斤是258克,所以这个鼎用秦朝的说法来应该是千斤。
重量上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外观和工艺了。若是自己没有穿来,再过上几十年,项羽一大把大火,把有的资料都烧光了,要造假还说不定有点难度,怕遇见考据党。但是现在……关于九鼎的资料还安静的躺在咸阳宫的藏书阁里,赵高要是连对着资料仿制一个一模一样的都办不到,父王早就把他洗吧洗吧当下酒菜吃了。
“哈……不知道父王看到奏折会怎么样?不会高兴的晕了过去吧?那我罪过可就大了。”胡亥拍了拍大鼎的鼎腹,这个鼎其实也不是毫无破绽的。应该来说,它不但有破绽,而且还是一个大大的破绽,按照史料上记载,当年夏启铸九鼎时,曾在鼎腹上刻上了鼎所对应州的铭文。
但是眼前这只鼎的鼎腹上什么都没有,只有模糊的似乎被人毁坏过的痕迹。
这当然是胡亥故意留下的破绽,为的就是减少另一只九鼎被发现时,两只鼎铭文撞车的可能性。这样模糊处理后,除非天下九鼎皆出,否则就算出了八个鼎,就算有碳十四在手,也没人敢说自己手里的这只不是真的。
至于铭文被毁的理由嘛,就留给后人去猜测吧,要相信人民群众,群众的想像力是无穷的。
这时在咸阳宫之中,秦国正在举行一统天下后的首次大朝会。
本来,以太史令领衔的太庙、太祝、太卜与博士学宫组成的大朝礼仪专署,是想将这次大朝当成“新朝开辟,天子即位”两大庆典一起来筹划的。结果嬴政在听了蒙毅的询问后,一言不发,只是瞪了蒙毅一眼,然后转身走出书房,留下不知道自己哪里说错,犹自一脸搞不清楚状况的蒙毅。
“蒙大人,诸位大臣都还没回来呢。”最重要的是,少公子还没有回来。宝贝儿砸见不到自己的风光大典,当父王的心情怎么会好?
赵高飞快跟蒙毅说了一句,跟着嬴政走了出去。
因此,诸般盛大礼仪一律终止,最终还是按照秦人的本色,隆重喜庆,但却无一丝豪阔奢靡之风。整个大朝会弥漫出一片肃穆庄重的气息,大臣们衣冠整齐,端坐于正殿之中。殿内各处皆放着冰盆,以防众大臣因为流汗而失态。
嬴政一袭冕服端坐于朝堂之上,看了一眼坐在左首的长子扶苏,身材修挺,冠带束发,顾盼之间英气勃勃,充满着青春和活力,正是最美好的年华。
看着长子,嬴政不由又想起数年未见的幼子,虽然每天都能收到幼子的家书,每十天还能收到密探送来的情报以及画像,但终究没有亲眼所见,不知道自家萌萌哒,现在有没有更萌萌哒了呢?
算算日子,胡亥现在应该已经走到函谷关,过不了几天,自家萌萌哒应该就能到家了吧?半个月前,让赵高给胡亥收拾屋子,也不知道他收拾好没有?等下下完朝,自己要再去检查一次,免得他不体贴不细心遗漏了什么;也不知道胡亥现在身高几何,新衣服早按照密探送来的尺寸备好,但终究没有亲眼所见,不知道合不合身?
嬴政一边心不在焉的,听着蒙毅念着早已准备好的王书,一边满脑子胡思乱想,盘算着自己应该怎么收拾这个离家多年,还尽在外面给自己惹事,害自己给他收拾烂摊子的熊孩子,忽然看见竟有一个宦官,手持一本奏折,不顾正殿之上,此时正在开朝会,就匆匆跑了进来,“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将手中的奏折高举过头,大叫道:“陛下,少公子急报!”
少公子急报?熊孩子又干了什么?这回的事,竟然大到要打断大朝会了?
大朝会,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打断的;但二般情况下,国内发生非常严重的大事,比如东方六国兵临函谷关这种大事,是可以打断大朝会的。
所以在听到“少公子急报”这三……不,五个大字之后,嬴政只觉得耳边传来“嗡”的一声巨响,心脏像被人揪住一般,只觉心口痛得难受。
这样的大事,不会是熊孩子变成死孩子,自己出事了吧?否则……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事能大到值得打断大朝会,还是这样重要的大朝会。
要不是一丝理智尚存,嬴政真想捂住心口,直接晕过去算了。
“呈上来!”嬴政的声音有些发抖,心跳加速,拿过奏折的手,也不自觉的抖了起来。
嬴政用略为有些颤抖的手打开奏折,没看内容,先看字迹,是自家小熊的字,顿时心中大定,还能写信,看来熊孩子还没有变成死孩子。既然人没死,那剩下的事就不会是什么大事啦,说的好像熊孩子惹得麻烦还少了,最多等熊孩子回来吊打一顿就是了。
定下心神,嬴政开始阅读奏折上的书信,看了一遍又看了一遍,接着又再看了一遍,然后揉了揉眼睛,又看了三遍。他阅读奏折时那种难以形容、无法用言语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表情,将朝下众臣、扶苏、赵高的胃口钓得足足的,正殿之上一片死寂,所有的人都盯着嬴政,恨得不一把抢过他手里的奏折自己看。
良久,心情复杂的嬴政,随手将奏折递给一旁的赵高,开口说道:“赵高,你帮寡人看看,寡人有没有看错?你看到内容,是寡人所看到的内容吗?”
见嬴政这样难得的失态,对此事早有了解的赵高,在心里估了估时间,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接过奏折,回答道:“喏!”
趁着赵高在看奏折,嬴政心情十分复杂的看了扶苏一眼。
虽然自己一直十分疼爱胡亥,但不代表自己不疼爱扶苏;虽然胡亥给自己带了许多的快乐,但扶苏是自己的长子,他出生的时候,同样给当时尚未亲政,且被吕不韦、嫪毐的自己,带来极大的快乐;虽然胡亥比扶苏更像自己,也更加贴心乖巧聪明懂事,但嬴政对胡亥的定位一直是,就像自己少时的梦想——当一个有人爱有人宠,快快乐乐健健康康无忧无虑,想干嘛就干嘛,想买啥就买啥,干了坏事也有人兜着的快乐熊孩子,所以他从未想过会是扶苏之外的人,来继承自己的王位。
最重要的是,扶苏仁慈善良,继位后必会好好对自己的兄弟;而胡亥嘛……虽然在大多数事上,他比扶苏还要更为仁慈善良,但在某些事方面,他也很像自己。
身为一个父亲,嬴政知道自己偏心偏得没边了,但这不代表他喜欢手足相残,相反他更希望每个儿子都能过得好好的。
但是今天……一个能亲眼见到异象,然后挖出九鼎的孩子,这难道是上苍在指点自己吗?
见嬴政用这么奇怪的眼神打量自己,还一打量就打量了这么久,扶苏心里难免有些毛毛的,莫非是胡亥出事了?可胡亥出事了,又关他什么事?值得让父王看自己这么久?又不是他干的。说实话,胡亥要是真出事,那仇家只有可能是……名单太长了,想想他在楚国杀了多少人吧——男丁全杀掉,十二岁以上的女人全部配于秦军中有功之臣为妻,十二岁以下的没入宫中为奴。
虽然项羽刺杀胡亥时,胡亥那席绝不妥协的话流传出来后,吓得不少楚人为免遭连累,自动自觉的给胡亥当眼睛,不但一旦发现可疑人物就积极举报,而且还开始奋勇保护大秦少公子,但想刺杀胡亥的人从来就没有少过。
“赵高,看完了吗?”嬴政收回心绪,开口问道。
“看完了。”赵高合上奏折,身体前倾,伏在地上说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见赵高这般模样,众臣以及扶苏心中疑惑之情更深。大王还有他身边的赵高这么激动这么高兴,上次看见还是灭国之战的时候,但现在天下已定,宇内安宁,又哪来的国可以灭?
“那你把消息告诉他们吧。”嬴政暗耐不住心中的激动,开口说道。
“喏!”赵高直起身体,摊开手里的奏折,大声的念道:“儿臣胡亥启父王……”
胡亥的奏折和他的啰啰嗦嗦,路边看见一株小草,也能写上半天的家书不同,历来都是言简意赅,而且写得都是白得不能再白的大白话,所以群臣们一听就明白了,原来这次打断大朝会,不是什么大事,没准备杀人也没打算诛人全家,就是少公子在汾阴发现了一个九鼎而……慢着?发现了什么?九鼎?
群臣们激动了,丞相王绾狠狠揪了揪他下巴下的胡子,疼,看来不是作梦。
“大王说的……说的是可是昔日夏启所制之九鼎?”王绾一脸震惊的看着嬴政,昔日文信侯吕不韦灭周之后,欲取九鼎归秦,可吕不韦遍寻周国都城却找不到九鼎的下落,反而听说九鼎已经被不甘心亡国的周室遗臣熔成了兵器。
“正是此鼎。”嬴政点了点头,一脸淡定的说道。
“若真如此,那真是天命所昭,恭喜大王!”王绾松开胡子,率先说道。
“恭喜大王!贺喜大王!六国毕、四海一、天下定、九鼎出!大吉!大吉啊!”李斯毫无节操的从未来孙女婿的奏折里,剽窃了几句他觉得很带感的话过来。
这个孙女婿,虽然传闻里挺淘……好吧,他真得就是一个挺淘气的熊孩子,但从小运气都是出人意料的好,而且天赋极为出众。别人不知道,李斯可知道的清清楚楚,大王最近几年忽然拿出来的纸啊、印刷术啊、标点啊,虽然说是说墨家所献。但过去那么长时间,就算是墨子活着的时候,都没见墨家有什么举世震惊的发明,怎么这短短一两年里,忽然就开始爆发了?
这个孙女婿,还是挺不……李斯忽然瞅了一眼扶苏。
“儿臣恭喜父王!贺喜父王!”扶苏脸上含着笑,笑得特别纯洁,完全看不出来是真纯真,完全想不到“弟弟挖出九鼎”代表着什么,还是心机太深沉,所以让人猜不透。
嬴政觉得应该是前者,但就是因为是前者,他才更心塞,这么纯良的儿子,到底是谁教出来的?
丞相、廷尉、长公子,都一口咬定这是真鼎,并且齐齐向大王道喜。正殿上其他大臣,甭管他们心里怎么想,甭管他们想到什么,都只能伏下身体跪在地上,齐声恭贺嬴政。
“哈哈哈哈!九鼎乃是国之重宝,寡人决定亲往汾阴迎接九鼎。”嬴政哈哈大笑,开口说道。
听到嬴政的笑声,又想起嬴政这些年来对胡亥的宠爱,心计浅的还没想到,心计深的却已经是皱紧了眉头。
扶苏公子虽然是长公子,从小也颇得大王的喜爱和重视。可长公子只是长子,并不是嫡子,并不是大秦王位最合法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虽然从目前来看,大王娶正妻的可能性很小,但小也还是有的。而且随着年岁渐长,扶苏公子心底善良,又自小接受儒家文化的教育和崇信法家的大王,那是经常性的习惯性的意见相异,尤其在楚国一事上,听闻大王和扶苏公子,更是没少因为少公子争执。
但胡亥公子就不同了,从来老父最爱幼子,幼子最为可爱乖巧,幼子不但和自己长得像,脾气性情也像,幼子还天姿聪颖,总能帮爹解决问题,堪称世间少有之神童。
将心比心之下,自己的小儿子要有这么聪明可爱,自己也不忍心自己娇宠一生的宝贝,在自己死后,要看大哥的脸色,靠大哥吃饭啊。